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天津市工商联获悉,天津市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民营企业由5年前的9.2万户增长到目前的17.5万户,注册资金由2300亿元增加到11700亿元,近20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12家企业入选"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前的上升到  相似文献   

2.
公告     
《中国经贸》2005,(2):11-11
减少4成,增长22倍。中国国有企业5年内数量减少4成、利润增长22倍。目前,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经从1998年的23.8万家减少到2003年的15万家.减少40%.利润从213.7亿元人民币提高到4951.2亿元,增长了22.2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8.36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企业,十一五期间,营业收入和上缴税费从十一五初期的8936亿元和17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3万亿元和3182亿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位,在全球石油公司50强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建材集团从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做到超过2000亿元,利润也从1亿多元上升到超过百亿元,双双增长100倍,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建材企业,我国建材行业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在美国《财富》杂志新近公布的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徐旻 《中国经贸》2011,(5):22-23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企业,“十一五”期间,营业收入和上缴税费从“十一五”初期的8936亿元和17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3万亿元和3182亿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位,在全球石油公司50强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6.
9月3日,“2011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出炉。2002年,第一张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诞生。十年过去,500强曾经20亿元的门槛现在已经超过140亿元。500强总的营业收入为36.32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6家,营业收入30.08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2.82%;民营企业184家,营业收入6.24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17.18%。而前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8.5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3.48%。  相似文献   

7.
陈静  陈鹏 《西部论丛》2007,(4):48-49
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全面好转。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复苏,A股市场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底的1161点,上升到2006年年底的2678点,上涨了130.7%。同期,A股市场总市值从3万亿元发展到9万亿元,增长了近200%。我国的证券化率也从17%提高到了44%,2006年的股市,毫无疑问是一个牛市。在牛市背景下,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达到183500万亿元。股票融资额284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IP0融资1643亿元,是过去四年的总和。而近来火爆的市场行情结束了证券行业连续4年亏损的尴尬局面,50家券商的2006年报显示:50家券商总计实现营业收入422.45亿元,同比增长280%,实现净利润高达180.53亿元。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天下三分有其一,在国民经济的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2年上半年,中国民营企业增长到221.52万户,从业人员增长到2931.61万人,注册资金增长到2.1042万亿元,产值增长到7371.83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170%、150%、461%和128%。由此可见,民营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做强做大,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在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1、产权过于单一化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在产权清晰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做得较好,但…  相似文献   

9.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据最新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55%增长到65%左右,内资民营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1380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1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之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而且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企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为2715.9亿元,是2000年的6.5倍。从税收总量看,民营经济的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80%。  相似文献   

10.
9月3日,"2011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出炉。2002年,第一张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诞生。十年过去,500强曾经20亿元的门槛现在已经超过140亿元。500强总的营业收入为36.32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6家,营业收入30.08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2.82%;民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30.1万户,在总量上次于江苏、广东,居第三位。当年浙江生产总值9200亿元中,民营经济达70.1%,其中个私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8270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34亿元。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168.39万户,从业人员312.81万人,资金数额498.3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分别增长6.22%、4.85%、16.06%;  相似文献   

12.
《特区展望》1999,(5):14-16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经济非常薄弱。1949年,全国国有工业产值不过36.8亿元。1952年,包括工业、建筑施工业、交通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在内的全国国有固定资产为240.6亿元。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五”时期,以从苏联引进156项大型技术项目为中心,共投资549.9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694个,包括92个电站、194座煤矿、80个机械工业、7个大化肥厂、12个航空工业、10家电子工业及20家钢铁企业等。国有资产从240亿元增长到522亿元,增长了1.17倍;国有工业产值144.9亿元增长到378.5亿元,增长了1.6倍,分别以年平均13.9%和18%的速度增长。到1957年底,全国已有国有工业企业5.8万个。“二五”时期,投资1186.6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上千个,国有固定资产从522亿元增长到1209亿元,增长1.3倍;国有工业总产值从378.5亿元增长到807.7亿元,增长了1.1倍,分别以15%和13.3%的速度增长。到1962年底,形成国有工业企业5.3万个,其中人2千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奠定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三五”、“四五”时期,共投资2594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千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   

13.
数字     
150万亿元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资产总额达到150.97万亿元,首次突破了150万亿元大关;营业收入规模相当于美国500强的2/3。6191亿元上市公司中报数据,16家上市银行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6191亿元,同比增速13.56%,增速继续下滑且首度降至15%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科研经费(R&D)投入已从2000年的895.66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7 062亿元,2011年增长到8 687.01亿元,到2012年已经达到1024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增长至2010年的1.75%,超过1.6%的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和2012年的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分别达到了1.84%和1.97%.其中,R&D政府支出部分在2010-2012年分别为1 877亿元、1 883亿元和2 221亿元.中央公共财政科技支出在2010-2012年分别为2 052.5亿元、2 343.3亿元和2 613.6亿元,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程涛 《浙江经济》2005,(1):52-53
改革开放来,浙江通过积极探索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促共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省的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达到5853.8亿元,列全国第六位;利润总额179.9亿元,列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2001年,在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不景气中,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万亿元,增长7.3%;进出口贸易超过5000亿美元,增长7.5%;外汇储备达到2122亿美元,增长28.1%。“十五”计划开局良好,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中仍存在一系列深层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第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进展缓慢。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进有退的战略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1999年的工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已占近2/3的比重;1999年百强民营企业第一名“新高潮”的年销售额达35亿元,最后一名购售额也有3.6亿元。在国有企业以年均10%-15%的速度下降的同时,民营经济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因此,有专家预测,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发展潮流来看,民营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主流。然而,加入WTO对民营经济来说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即二次创业的问题,WTO是民营经济的一道“坎”,跳辽了这道坎,民营经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12,(3):10-10
绿地集团2011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1830亿元,财务结转收入1468亿元,利润总额近100亿元,分别增长32%、57%和35%。截至年末,绿地集团总资产为1791亿元,较年初增长29%,并将跻身世界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19.
一周公司     
中国500强总收入占GDP47.8% 《财富》2011年中国500强排行榜于7月13日发布。本次榜单的入围营业收入门槛提高了12亿元,中国500强总收入达189万亿。中国石化集团以2734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居第五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2402亿美元居第六。中国共有69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6个,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上榜的61家中国大陆公司总收人为2.8906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8%。  相似文献   

20.
国企下一步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近年来实现了集体性崛起,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自主的支柱。从2002年到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从6家增加到38家,2011年上榜的61家内地企业中,绝大多数也是国有企业。但是与之伴生的,是舆论和学界对之愈演愈烈的争论和质疑——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不过是垄断暴利;利润被国有企业独享甚至被内部人瓜分;国有企业存在种种腐败现象;国有企业的壮大造成“国进民退”,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