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按照规律,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特别是以后者效果为主的情况下实现的.相对来说,它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使得中国的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经历的老龄化有巨大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尚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其他国家未曾遇到的问题,构成特殊的政策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过程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 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及原因 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标志着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杜会。我国自2000年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05年、2006年、2007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8%、7.9%和8.1%(《中国统计年鉴》2008),我国人口老龄化既有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自身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据有关部门科学预测,到203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和高龄人口社会,全国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0%以上。我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未富先老"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迅速的老龄化主要是生育率迅速下降的结果,为迎接老龄化的挑战需要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提高生育率.  相似文献   

6.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1,(23):30-32
<正>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时,就意味着该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观察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并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退休人员是社会中特殊的劳动群体,是社会生产的一支力量.退休人员无法实现再就业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损失,同时也加重了老龄化社会的负担.基于此,本文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人员再就业的现状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影响退休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类群体实现再就业的优势,最后提出解决其再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缓解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现状,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群体不符合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这一根本特征;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缓冲群体的消失,未来人口老龄化必将影响我国养老保险。与人口老龄化相提并论的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是由隐性成本引起的,与人口老龄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养老保险时做好准备,对应对养老保险覆盖群体老龄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按照规律,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特别是以后者效果为主的情况下实现的。相对来说,它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使得中国的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经历的老龄化有巨大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尚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其他国家未曾遇到的问题,构成特殊的政策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过程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  相似文献   

11.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1,(12):30-32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时.就意味着该国步人“老龄化社会”,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观察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保证我国未来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切实解决养老金债务。  相似文献   

13.
农村涌动滚滚银发浪潮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5.5亿,已有5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国家行列。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4.
人口转变要经历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和高老年抚养比三个阶段,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红利和老龄化。人口红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第一人口红利与第二人口红利、相对人口红利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特征。这使中国的老龄化发展既沿袭传统,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地影响到资源配置格局与长期经济社会效应。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近10年国内外学者相继对老龄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等不同视角出发,得出不尽相同乃至存在大量分歧的研究结论。梳理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及其传导效应,把握中国老龄化进程中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与空间政策取向,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贾康 《上海国资》2012,(11):12-12
税延优惠问题可能成为我国结构性减税下一时期的一个亮点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说,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就是老龄化状态。目前中国城市区域已较普遍地进入老龄状态,几年之后,整个社会就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红利大约在2015年就要见顶,然后迅速消失,所替代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表明,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要求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尤其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只允许中国在100年后,保持在6.5-8.0亿之间.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松动,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涌动滚滚“银发浪潮”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5.5亿,已有5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国家的行列。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现实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即可看作是进入老龄化时期.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领域的基本现象,也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南京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问题的加速恶化埋下了伏笔.人口老龄化既可能从减少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减少消费、减少创新投入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从增加服务需求、理性消费、激励人力资本投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未富先老”的发展背景,应理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向影响,系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老龄产业、加强劳动替代性技术创新、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