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地方煤矿的产量已达到46602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3.4%,第一次超过了统配矿的产量。在地方煤矿的增产中,乡镇矿又起了突出的作用,由1980年的11362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28324万吨,净增11692万吨,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0%。1985年乡镇煤矿的产量已占到同期全国原煤总产量的32.47%,成为我国煤炭工业一支举足轻重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它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煤需要,缓和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稳定市场煤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速农  相似文献   

2.
高杨文同志在煤炭工业计划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实现煤炭翻一番保全国翻两番的任务,地方煤矿产量应由1980年的2.76亿吨,提高到2000年的5亿吨。这个战略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实现5亿吨,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生产有了一定基础。地方煤矿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原煤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1年末,全国共有地方煤炭18532个其中县以上地方国营煤矿2455个,集体所有制煤矿16068个。全国在有煤炭资源的1060个县中,已有1031个县办起了小煤矿。1981年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煤炭工业发展很快,主要是乡镇煤矿产量倍增。1986年全省原煤产量已达8011万吨,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该省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保有储量达193亿吨,且品种比较齐全。就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而言,其煤炭工业可望有一个稳定、持久的发展。但近两年,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地方煤矿盲目生产,煤炭大量积压,以致技术改造无钱进行、维简费不能提取,甚至职工生活福利难以保证。有的地方国营矿被迫减产,已拖欠工资四个月之久,大有濒临破产倒闭之势,有些乡镇煤矿已经暂时停产。地  相似文献   

4.
(一) “六五”期间,全国乡镇煤矿异军突起,以年均增长19.2%的速度发展。到1985年,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已构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进入“七五”以后,发展速度逐年趋缓,但煤炭总产量和年增长量,仍基本保持了这一水平。到1990年,经过清理、整顿,全国仍有各类形式的乡镇矿9.1万处,年产3.77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4.9%。乡镇煤矿的大发展,10年累计产煤25亿吨,除1257个产煤县自产自用外,增加社会商品煤20多亿吨。其中,供国家和省(市、区)调用支援重点工业约8亿多吨。为缓解  相似文献   

5.
牙克石市煤炭资源丰富,储量达1.6亿吨,年煤产量达70万吨,是我盟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市内有国营矿三个、乡镇、集体、劳服、劳改、部队、个人矿小井13对.为了加强对地方煤矿的行业管理,根据九○年全区煤炭工作会议的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于九一年七月份成立了市煤炭工业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历史包袱重,主要体现在债务负担重(1993年贷款达665.8亿元)、离退休人员多(1994年已达98万人)、衰老报废煤矿转产安置任务重。 (2)经营粗放、用人多、效率低、亏损面大。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企业331万人,产煤4.82亿吨,效率1.78吨/工,亏损占  相似文献   

7.
一、江苏省煤炭工业的特点江苏省是个严重缺能的省份,全省一次能源资源约28.8亿吨标煤,人均拥有量仅47.3吨,为全国平均值的6.83%。1985年末,全省探明的煤炭资源为41.77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0.54%;全省保有储量为38.5亿吨,为邻近山东、安徽、河南等省煤炭资源的十分之一左右。江苏省煤炭工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1.煤炭自给率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六五”以来,由于放宽了开采政策,全国乡镇煤矿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目前,在全国1200多个有煤炭资源的县(市、区)中,已办有乡村集体、集资合股及个体联营户等多种形式的小煤矿9万多处,1989年实际产煤3.56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4%。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应当看到,乡镇煤矿是在国家能源紧张、资金不足和新旧体制交替的经济环境中,在“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号召下,应运而生并很快壮大起来的,先天性的经营行为短期化,再加超前发展与管理相对落后,许多应当解决  相似文献   

9.
全国乡镇煤矿在“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方针指引下,出现了新的发展时期,1983年至1985年三年内,乡镇煤矿个数由1.8万处发展到6.3万处,1985年生产原煤达到2.7亿吨,约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1/3,比1982年产量净增1.46亿吨,平均每年增产4800万吨。可以说,乡镇煤矿已经成为产煤地区振兴经济的支柱。乡镇煤矿的发展有没有后劲,能否稳定而持续的增产?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要有后劲,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处理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一、山西省乡镇煤矿发展概况山西省乡镇煤矿“六五”期间共生产原煤3亿吨,占山西省煤炭总产量的35.67%。平均每年增产1185万吨,平均增长速度24.7,%。1985年产量达9053万吨,相当于三个半大同矿务局的产量。如果这些产量由统配矿承担,需要国家投资200亿元,二三十年才能完成。“六五”期间,全国增产煤炭2.5亿吨,乡镇矿占60%。进入“七五”以后,由于我国煤炭供需暂时缓和以及运力紧张,乡  相似文献   

11.
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求关系失衡,煤炭销售量下降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执行“有水快流”的方针,逐步形成了煤矿“大、中、小”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乡镇个体煤矿发展迅猛,遍地开花,甚至已呈失控状态,从1976年—1996年的20年间,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由3000万吨增加到了6亿多吨,增长了20倍,并出现了大量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乡镇煤矿盲目发展是扰乱我国煤炭工业的正常秩序和造成煤炭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美称。煤炭资源丰富,全区预测含煤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8.64%。截止1994年末,已累计探明储量2271亿吨、保有储量2260亿吨,探明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2%,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全区100余个旗县市中70%以上都有煤炭分布,且煤种齐全。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一九九五年原煤产量已达7055万吨,为全国产量13.6亿吨的5.18%,在全国名列第六位。煤炭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两倍多。但内蒙古煤炭生产设备装备及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产煤大区的地位极…  相似文献   

13.
引言煤炭工业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特征,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能源的任务。煤炭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以传统发展模式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将会导致煤炭资源的及早耗竭,继而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l、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煤炭在一次能源的主体地位近五六十年难以改变建国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原煤产量是1949年的40倍,平均每年增加2700多万吨,1949年全国仅国有煤矿有少量洗精煤,1995年全国洗选煤产量已达到2.15亿吨,平均每年增加460…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总体形势 1.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生产状况. 我国目前已查明的煤炭资源总量为10 282.6亿t,资源储量(指已经精查的部分)为1 908.45亿t,现有生产矿井已占用1 146.55亿t,截至2005年4月,国有重点煤矿保有可采储量526.84亿t,国有地方煤矿254.87亿t,乡镇煤矿364.83亿t.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原煤产量已由1949年的3243万吨上升到1986年的8.94亿吨。从1953年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8%。随着原煤产量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钢材的消费量也在大幅度增长。1953年煤炭工业仅消费钢材5.697万吨,1986年上升到214.348万吨(不包括地方国营和乡镇个体煤矿消费量,下同),净增209万吨,年均增长率11.6%,高于煤产量的增长速度,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钢材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10.6%及  相似文献   

16.
现就如何抓好全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谈几点意见。一、目前全区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重要的产煤省区之一 ,煤炭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全区 1 2个盟市共有各类煤矿 2 1 91处 ,“两证”俱全的煤矿1 693处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 4 8处 ,矿办小井 1 47处 ,地方煤矿 1 498处 (地方国有煤矿 90处 ,乡镇煤矿 1 39处 ,其他部门办矿1 7处 ) ;证照不全的煤矿 4 98处。99年全区原煤产量为 662 0万吨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煤 3882万吨 ,占总产量的 58.6% ,从业人员 1 8.4万人。煤矿遍布 1 2个盟市 ,点多、线长、面广。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1987年突破了3亿吨,达到30842万吨。而1978年,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还只有9532万吨,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产量猛增了2.1亿多吨,是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国营煤矿同期煤炭增长总量的2倍,比当今世界上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的美国、苏联、波兰、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五个主要产煤国家同期煤炭增长总量还多5000多万吨,这在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占全国地方煤矿产量的62.7%,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4%。农民办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六五”时期是煤炭工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煤炭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85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8.5亿吨,平均每年增长4600多万吨。这个增长速度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是少有的。尤其乡镇煤矿增长幅度更大。1985年完成2.5亿吨,比1980年增长1.38亿吨,超过了统配和地方国营煤矿增长的总和。基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六五”完成投资22亿元,比“五五”增长56%;开工  相似文献   

19.
“三下”采煤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建筑物、铁路、水体下(简称“三下”)压煤量也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底全国部分生产矿井“三下”压煤量达116亿吨,其中建筑物下78亿吨,铁路下19亿吨,水体下19亿吨。这些煤炭资源不能充分开采利用,不仅影响生产矿井的生产布局和接续,而且也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仅以峰峰矿务局为例说明之。峰峰局是个老矿区,据不完全统计,仅生产矿井的村庄压煤就有4467万吨,占可采  相似文献   

20.
依法搞好整顿引导乡镇煤矿健康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储量多、煤种全,而且分布广、埋藏浅,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20个县(市)有煤炭资源,资源产地235处。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全省煤炭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乡镇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