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形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秦皇岛市2002~2011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的动态对比分析,得出秦皇岛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现初级协调发展——中等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且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滞后于环境发展水平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议题。通过对新疆全域及14个地州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1995—2011年间,新疆全域性经济、环境及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增长趋势明显;2005—2011年间,新疆14地州市总体协调发展趋向利好,但经济、环境及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仍旧较低。为此,文章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两个可持续,大力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等三个方面为新疆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描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本文利用安徽省2006年度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得出了安徽省17个城市的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各市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差异上,因此,要平衡各市之间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强各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污染治理不足,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质量的恶化;环境的污染又对人类健康及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必须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良性的经济发展又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二者的关系,寻找怎样的环境评估程序才能更好地长期稳定地发展经济已成为目前区域规划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群是一定地域内的一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这组城市之间存在着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工,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与之相对应的集体行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在内生与外生动力双重作用下系统秩序逐渐形成、整体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演进过程,包括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相互开放,形成有利于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的环境;通过竞争优选或者政府推动,形成以产业分工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功能分化,依此形成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发展上的依赖、互动关系;通过城市之间的平等协商或上一级政府的安排,共同解决跨区域的交通、通信、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路径有城市群发展战略与规划、政策法规、空间管制与生态环境治理、要素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注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与环境现状,同时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丽 《民营科技》2009,(11):90-90
陕西省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资源破坏与浪费现象有增无减,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陕西省快速发展的瓶颈。对影响陕西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矿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但是矿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与破坏,致使矿业周边环境形势令人堪忧,这已经成为制约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保证矿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矿业行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从矿业经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出发点进行探讨与分析,从而提出矿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实现矿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青 《经济界》2010,(1):11-14
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詹立 《企业导报》2012,(10):142-143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该文分析了资源环境问题是导致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区域矿—城—乡冲突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开发特殊性引起矿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非平衡,统筹矿—城—乡发展是城乡协调在资源型区域的特殊表现.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矿区、城镇、乡村之间的对立:产业单一与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弱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资源租金收益的流失与转化,加剧了矿区、城镇、乡村的收入差距,矿业开发负外部性,恶化了城镇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矿—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思路为:通过产业多元化与空间集中布局促进矿—城—乡经济协调,通过矿业收益合理分配与资源财富共享促进矿—城—乡社会和谐,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欧盟、日本等代表性发达经济体的区域差距演变均有一定的特征:美国区域差距变化总体呈现“倒U型”,欧盟为“倒S型”,日本则为“扩大-缩小”波浪式交替出现;成功经验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制与机构、财税金融政策、综合行政手段等方面。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应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统一、高效的区域发展管理机制,设立区域协调发展专门机构,实施财税配套政策,创新区域政策金融工具,综合运用多种行政手段,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14.
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为新阶段省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作为经济强省的江苏,对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诉求更为强烈。基于马克思关于经济活动4个环节和社会总产品再生产理论,利用国内主要统计年鉴,对江苏省域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异及其内在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性与其总量和质量存在内在必然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公经济因素、不完全竞争以及公共性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整体质量及竞争力的提升。应对之策主要有推进结构优化升级,畅通省域经济体系通道,强化公共财政统筹协调能效,构建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的制度与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下语境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提高、经济质量与环境质量同时改善的双重目标.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发展既依赖又作用于资源与环境。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模型计算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宇航 《价值工程》2010,29(34):119-120
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商品市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入手,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商品市场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分析了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商品市场发展互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整体部署,为北京破解城市发展矛盾、实现科学发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北京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站在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关键性、根本性矛盾,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推动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生态整合,向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新的挑战。我国现代管理的意义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与经济生态整合的管理制度和体制,造就高素质的现代管理者,营造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我国“十五”期间强化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环保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涌现出47个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环保模范城市或地区。尽管如此,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污染排放和资源开发大大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水污染是环境安全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