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出口经理人》2006,(11):11-11
“中国制造”开始注重信用承诺;扩大投资以抑制顺差;中国经济是“冷”还是“热”?;  相似文献   

2.
《进出口经理人》2007,(1):13-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影响深远;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任重道远;中国本土品牌如何面对“扁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8,(8):31-31,29
国土局怎能掺和房协的不补价差联盟;“法无禁止即可为”未必适合政府须依法办事;公务员“阳光面试”仅是开始需法律法规保证;乌纱帽变赃物买的人多了。买的官位就合法了?;大部分时光太清闲 大学生村官不能一派了之;美国18岁市长是佳话 中国28岁厅官缘何遭质疑;每一个生命都是永垂不朽的公祭勿忘普通死难者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经理人》2005,(5):13-13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将减速;陈清泰:中国企业实力有限“走出去”不可盲目跟风;商务部:预计今年进口总额将超1.3万亿美元;斯蒂格利茨:建议中国开征出口税代替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5.
《进出口经理人》2007,(3):10-10
杭州——中国的投资天堂;“中国+1”新战略;美对华贸易立场趋于强硬;亚洲推动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7,(1):117-120
快快减肥;枣城缘即食泡饼;“口水族”系列产品招商引资;成都雪域乳业有限公司;健源蓝莓饮品销售公司。  相似文献   

7.
人·声     
《销售与管理》2008,(10):8-8
中国资本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全球对华股票投资有望翻番;“保增长”成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06,(11):12-12
民航年底将全部普及电子客票;停止可刻录DVD光盘反倾销调查;“内忧外患”困扰中国电池出口;印度将推出投资新政策;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5,(5):14-16
2006年,电视广告火一把就“死”?精信携手安踏 开创体育营销新局面;“广州日报杯”评选活动落幕;新“零代理”侵袭广东;百事紧缩儿童的广告策略;户外巨头提前独资沪上;……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5,(5):126-127
我国健康险进入专业经营时代;IDV“第二代电脑”瞄准中国用户;东软确立国际化新坐标;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吉林举行;全面报酬体系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9,(5):21-21
中国10企业赴英国“花钱”;30万吨奶粉库存积压;新消费趋势逐步流行;中企抄底零部件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销售与管理》2009,(5):20-20
欧美日等市场需求大减;“国际二线投行”进攻中国市场;德NUK婴儿爽身粉致癌被下架;法公司入股港百年电车公司。  相似文献   

13.
《进出口经理人》2007,(4):10-10
GDP,长江三角洲达韩国的70%;进军中国企业的春节“恐慌”;民营企业主趋向精英化;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抢道”;  相似文献   

14.
《进出口经理人》2006,(7):11-11
欧盟RoHs指令正式实施;商务部联合央视启动“品牌万里行”;出口退税改革影响面面观。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经理人》2006,(7):10-10
中国“走出去”受到西方阻拦;中国企业在印扩张频频受阻;工资上涨影响日本在华企业;中国将“出口”通胀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场》2007,(11):4-6
质检总局列出2007年中国食品监管四大重点;商务部出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六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质检总局:1/4辣椒制品涉嫌含苏丹红;巴氏奶不得贴“鲜”字标签。  相似文献   

17.
《进出口经理人》2006,(11):10-10
低成本劳力;人才争夺战;“中国鞋”引发的问题;几年内中国汽车不会开进美国;  相似文献   

18.
人·声     
《销售与管理》2008,(11):14-14
经验“10和11月我买的中国股票是过去的两倍。”——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决心“中国有足够实力渡过经济调整难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  相似文献   

19.
抗美援朝,我报名参加军干校,被分配在华东三野.后勤干校学习军需会计。军校从地方上聘请了一位老教授给我们讲会计原理。从此,我牢记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规则。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逐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联系到从事的会计工作,感到借贷原理,作为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会计理论及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借与贷,既相互对立,却又统一在同一项经济业务中,完整地、科学地反映着一项经济业务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经理人》2006,(8):10-10
中国海外并购还在“交学费”;中国的增长太快了吗;跨越与中国的文化鸿沟;香港缘何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