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取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力创新特性。在此基础上,从“高校-企业”接力创新这一新视角,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主要包括主动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双向协同机制、信息交互机制、对接辅助机制、价值实现机制与环境优化机制。最后,对加速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创新系统研究脉络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农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的相关研究为农业创新系统演化与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内容上,农业创新系统内涵、农业创新系统结构框架、创新维度、创新网络成为研究的侧重点;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全球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制度环境以及地理空间的作用给农业创新系统演化与发展带来了不同的驱动力。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对中国农业创新系统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已经谈论了15年的、利用基因工程产生抗虫害的种子即将在1996年大量投放市场。世界著名的瑞士桑多斯制药公司下属一子公司最近取得美国孟山都化学公司的许可证,经美国政府批准将出售利用基因工程培养的抗欧洲玉米蛀虫的杂交玉米种子。占有美国玉米种子市场一半的工业巨子“国际先锋杂交种子公司”计  相似文献   

4.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邱杉 《技术经济》2009,28(12):4-11
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总体框架下,本文以国外五个典型集群为研究对象,归纳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关键动力要素,即科学研究、风险投资、传统大企业介入、政府支持、中介机构、市场需求、创新文化、相关产业支撑、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专家型公司-科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要素的演进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政府的视角得出若干促进我国生物园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日本将生物技术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产业之一,政府和民间通过各种方式全力推进其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进程。 在农业领域,日本虽然在基因育种等个别领域起步较晚,但凭借其在尖端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实力,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综合研发能力和许多单项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基因组研究和转基因技术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功能食品开发成果显著,胚胎移植和克隆技术已实际应用,利用不同生物手段育成大量的动植物新品种。许多研发成果已成功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生物技术在日本的现代化农业中起愈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目前日本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以及种植、畜产、水产等六大领域生物技术的研发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农业生物技术主要研发机构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中国农业的进上步发展必须依靠生物技术,总结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我取得的成就,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了进上步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全球转基因油菜研发及推广最为成功的国家,从市场集中度及流动性、资金来源、对外依赖性、重点研发作物和性状选择以及技术进展5个方面,对其当前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特点进行了总结。得出对我国的4点启示:妥善处理好规避国外专利\"陷阱\"与加强国内农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拥有一批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在研发重点选择方面要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80年代,韩国农业产业增长较快.从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进入21世纪以后,韩国在形成农业规模经济、农业生产力方式和产品结构调整及科技扶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虽然,韩国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电气化、信息化以及发展农村工业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和品种的局限,以及农业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总的看,韩国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产业依然是韩国发展的软肋,并且渐渐成了经济改革的拖累.  相似文献   

9.
李天柱  马佳  梁萌萌  冯薇 《技术经济》2012,31(11):9-13,30
通过观察和追溯生物制药、纳米等产业,发现这些产业采取"接力创新"这一特殊的创新模式。以生物制药创新为例,研究了接力创新的内涵,并从主要优势、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关系、易发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最后总结了运用接力创新的主要思路,即帮助创新主体明确定位与科学决策、指导建设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以及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是区域创新政策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内在一致性,也有冲突与矛盾。对区域创新政策进行界定,分析区域创新政策两方面内容,即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二者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它们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指出了两者存在的关系\"悖论\",提出了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的观点,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是当前最具潜力和最富活力的科技领域之一。德国联邦政府认为,从传统化石能源时代向生物经济时代过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食品、化工、制药、能源、环保和商贸服务等众多产业领域。知识生物经济将提高国家竞争力。2010年11月,德国联邦政府发布了《生物经济2030:国家研究战略》。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推动本国生物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本文对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最新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研发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业低碳发展研究现状和农业低碳投入的迫切性,构建了农业投入低碳效能决定模型,进而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比较分析了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低碳化效能及其条件;从经济效率、成本有效、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投入低碳化政策选择标准;最后围绕构建一体化政策、整合政策工具、健全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政策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提出了农业低碳发展的投入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the United Nations program for reduced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REDD). Despite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chnical manipulation of biological systems and a conservation program aimed at reducing carbon and protecting forests, the two share commonalities in ideological origin, application, and values. Presented as positive developments, both seek to address large-scale issues such as global hunger and climate change, but while receiv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upport they remain controversial issues. Both issues are critically assessed, beginning with a brief history, follow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William Dugger's four invaluation processes: contamination, subordination, emulation, and mystification. This approach unravels the subtle social power of state and market forces that seek to control genetic material and forest frontiers as new outlets for growth an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raws upon a survey of the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regions of Oxford, Central Scotland and South West England to examine the innovation and embeddedness traits of the regions. The insights into the compositional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of the regions suggest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K's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The discussion moves forward debates on biotechnology, regional innov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by posing research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gap of knowledge of two under-researched regions, the need for a differentiated view of regions and a public policy approach tailored towards them, as well as the prospects of 'engineering' high-tech regions. Some of the highlighted policy challenges are common to the three regions, while others are region-specific and reflect the variations of regional make-up and stage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李二玲  史焱文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12,32(11):113-119
基于创新体系理论构建了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分析框架,通过对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91家农户和46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创新体系可以看做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网络以及创新内容三个部分组成。外地同行企业对农业集群创新起主导作用,而传统农户仅仅是用祖传技术或模仿;本地企业中创新地位异质性较高;政府在农业集群创新中的直接作用较小,但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合作网络来说,知识网络呈多核心结构,网络集中度和密度均较高。与农区制造业集群相比,农业创新更加依赖外地同行企业和市场需求,更重视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化综合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综合解决。以往农业发展中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目标的局限性及由此带来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失衡的矛盾等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瓶颈。因此根据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倡导的整体性、持续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原则。探索有效的政策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工程管理创新、教育体系创新的综合集成。成为新农村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中国的森林资源和碳储量时空分布状况。对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供求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国森林碳汇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清洁发展项目管理的实践,总结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中存在的政策、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产权界定,从财政金融工具和非政府组织角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归纳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中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包括管理层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组织学习水平、创新投入水平、组织对创新的激励程度、技术机会能力和市场定位能力等。在确定了这些关键因素之后,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在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从战略、组织行为和能力这三个层面形成一种彼此促进的机制,它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能力和现有的技术状况,选取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确保技术研发、新产品市场化以及后续发展这三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并最终完成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梳理英国创新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对英国政府创新政策的5个着力点进行了剖析,包括强调保持优势领域科学研究领先水平,发挥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推动大学与产业开展合作,大力促进研究和创新成果商业化;强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系统支持小企业创新活动;破解死亡之谷难题,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早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技能培训等,并对英国政府推出的24项具体创新政策举措进行了详细介绍,供国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