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目前,从国内市场来看,质量竞争逐渐代替了价格竞争。这主要是消费者的购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一般先考虑的是质量,而后才去对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从国际市场来看,国外许多大的厂商已经瞄准中国这个大市场,一些跨国公司已捷足先登。不久的将来,我国必然会从社会利...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中国内地冷冻蔬菜出口的最大市场,对中国内地蔬菜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LA/AIDS模型,估算日本冷冻蔬菜进口市场的需求弹性,探讨中国内地冷冻蔬菜在日本市场上的贸易地位和竞争策略。结果表明:在日本蔬菜进口市场上,中国内地冷冻蔬菜是对日本进口总支出变动的反应最敏感而出口量对自价格变动反应程度最低的供给商;从交叉价格来看,中国内地在该市场上份额的增加主要是争夺了中国台湾及泰国、新西兰的市场;加强对冷冻蔬菜的检查制度,从短期来看,会导致出口严重受阻,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避免中国内地出口企业盲目竞争越演越烈的趋势,另一方面消除日本居民对中国内地蔬菜安全问题的疑虑,对出口可能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为了适应近14亿人的粮食需要,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国际粮食贸易,解决国内的粮食缺口、提升粮食消费品质。从中国粮食贸易的应用策略来看,经历了由"调剂余缺"策略向"适度进口"策略的调整,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粮食贸易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适应国内的粮食需求。本文对中国粮食贸易从"调剂余缺"到"适度进口"的策略演变进行梳理,对如何有效地贯彻粮食适度进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粮食进口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界对中国未来粮食的进口(以下都是指净进口)有各种估计,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在几百万吨到三四千万吨之间。有更乐观的说法是中国有可能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这种种判断必然有其依据,本文无法把他们的依存务件一一列出,更无法将每一种预测所暗示的成本进行量化的比较。但在讨论粮食进口的时候,我们必须回答以下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进口粮食就是不能养活自己吗?进口粮食是弊大利小吗?中国粮食进口的理论规模可以有多大?粮食进口有没有警戒线?怎样的进口战略最符合国家的利益?我们要澄清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必须从国内外的现实出发。  相似文献   

5.
1996年之后,我国由传统的大豆净出口国戏剧性地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大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过量低价优质的进口大豆严重充斥着中国市场,造成中国大豆大量积压、价格不断下降.挫伤了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豆消费不断增加,而大豆生产和种植面积徘徊不前.导致“进口-积压-价格降低-豆农收入受到影响-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一继续积压且大量进口”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棉纺格局调整及中国棉花产业的战略布局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纺织生产和服装出口大国,可以说纺织服装业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需要关注中国在纺织服装行业的比较优势是否可以持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从历史经验来看,纺织服装业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转移。中国未来是否可以维持纺织服装的全球优势地位尚存质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生鲜蔬菜对日出口快速增长,并于1998年超过美国成为对日出口生鲜蔬菜的最大供给者。针对促进中国生鲜蔬菜对日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中国生鲜蔬菜对日出口量与相对价格优势、汇率、日本进口总需求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相对价格优势增强是出口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短期来看,相对价格优势和日本进口总需求对出口起促进作用,汇率短期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项为反向修正机制,调整力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近来,中国从外部进口的大豆大幅增长。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进口同比增长30.4%。在2008年全年,国内市场供应的大豆,有69%的比例是由国外进口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1997年发生货币危机从而导致粮食进口增加和价格暴涨,东亚各国开始重视农业,以中国为主的很多国家将会采取积极利用世贸组织的战略。中国:增加粮食进口去年12月,中国实现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心愿。中国承诺实现所有与农产品进口有关的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并在2004年之前平均下调税率17%。今年2月,政府发表了2002年关税配额框架,使中国主要粮食的进口框架开始显现出来。在中国,由于粮食进口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供给,因此政府一直采取一元化管理。粮食进口实际上是由拥有进口许可证的国有企业进行的。入世之后,中国将采取以下措施: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品凭借其价格和质量优势,已占据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的70%左右,成为日本成衣和各类纺织品进口的主要来源。但是,中国纺织产品在数量和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品牌知名度却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1.
原木统计分类与中国进口品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原木的增长需求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进口品种结构中针叶原木进口数量明显大于阔叶原木进口数量,进口金额阔叶原木则大于针叶原木。应该密切关注俄罗斯关税政策对针叶材出口的限制及不利影响。长期来看,针叶原木和阔叶原木的进口需求有增无减,原材料成本上升将会促使价格增长,其对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依赖于国际市场少数主要来源国的资源供给对于中国资源安全和整个林业产业安全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正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中国也是棉花生产大国,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棉花的供应和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进口一定量的外国棉花来满足纺织品服装业生产的需要。入世以来棉花进口量呈上升的趋势,在大部分年份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中国棉花进口量增大、进口年度之间的波动性较大、进口价格不稳定、进口依赖程度上升等,已经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8,(4):21-21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药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农药生产对进口农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但是受生产成本的增加、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因素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品牌的中国农药的利润空间正逐渐被压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而能否顺利实现体制转轨的基础是塑造微观主体,培育市场体系。从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要求来看。以满足家庭自经性消费需要为主的小农生产转化为追求利润的经营式农业,必然要求农户经营要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解决农户进入市场中交易规模不经济、交易地位低下、交易利益损失严重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前,网络上有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将成为2013年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粮食进口上的快速增长一直深受各方担忧,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7000万吨,成为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而从2013年上半年数据来看,粮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0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从海关数据来看,主要是由于粮食出口大幅度下降,进口大幅度地上升;同时,食用植物油、食用油料、棉花、食糖、畜产品的贸易逆差都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日本生鲜蔬菜进口市场及其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LA/AIDS模型,估算日本生鲜蔬菜进口市场的需求弹性,探讨中国生鲜蔬菜在日本市场上的贸易地位和竞争策略。结果表明,在日本蔬菜进口市场上,中国生鲜蔬菜对日本进口总支出缺乏弹性,自价格弹性由缺乏弹性逐渐变为富有弹性,与韩国和美国蔬菜呈互补关系,与墨西哥、新西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蔬菜呈替代关系,各地区出口量对中国出口价格变化的反应比中国生鲜蔬菜出口量对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敏感。中国大幅度降价确实推动了出口量的增加,但并不是今后发展的最优策略,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提升是维持或提高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738万吨,较去年12月份的572.1万吨提高近30%。去年1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曾创2011年12月以来的新低。总体来看,2018年,全年大豆进口8803.1万吨,同比下降7.9%,这也是7年来首次下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名词解释(四十)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对进人本国关境的货品征收的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许多国家对进口货品都征收进口税。进口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口货品,纳税人是本国的进口商。但进口税的征收,必然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09,(8):25-25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前会长魏成广:钾肥降价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目前2800元的氯化钾价格还有降价空间。从供求关系上来看,中国国内钾肥产量加上去年结转680万吨,再加上今年由于复合肥开工率不高带来消费量下降,因此今年一年中国不进口钾肥也完全能够自给。国际钾肥巨头想超越消费能力,人为通过限产保价是没有意义的,从而也导致了他们目前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