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气候变暖、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尖锐,数据中心面临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严峻挑战,数据中心节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绿色数据中心(Green Data Center)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数据中心新的发展方向. 一、绿色数据中心背景分析 绿色数据中心是指数据机房中的IT系统、机械、照明和电气等取得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绿色数据中心的"绿色"具体体现在整体建筑、机房空调、UPS、服务器、通信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等IT基础设施具备的节能环保、高可靠性和合理性上.  相似文献   

2.
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14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实基金)金地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将为嘉实基金未来10年的业务发展提供强劲的IT基础支持。规划之初,嘉实基金考虑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目标。绿色数据中心应具备两大特点:一是在IT设备电力需求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用于支持这些IT设备运行所需的UPS、制冷系统等基础设施的电力消耗;二是在满足业务当前与未来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数据中心IT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IT设备总量,有效降低对电力的总体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采购》2009,(12):19-20
随着节能、绿色清单的推出和能效标识政策的推广,政府采购IT设备也越来越注重环保,但在发达国家,“零排放”数据中心的理念已经逐渐走向应用,与之相比,我国政府采购数据中心还有很长的环保之路要走。数据中心一直是政府采购IT设施的能耗大户,对减少碳排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IDC的数据,按照每台服务器功耗为400瓦计算,截至2005年底,全球服务器的每小时耗电量已达1400万度,约13958吨。  相似文献   

4.
低碳金融与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复杂的IT环境都在加快数据中心转型速度。打造面向云计算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本期特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专家李小庆先生,为我们讲述银行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构建模式与途径。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环保节能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数据中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企业业务变革的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建设不断提速,整合、虚拟化、集中管理等“热词”不断涌现,建设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资源动态调配,统一的基础设施、IT系统与服务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银行已经建成了新一代数据中心,且成效显著。因此,在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规模建设省级数据中心之际,本刊邀请了几位金融科技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就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绿色节能”、“应用展望”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金融机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创新性建立灾备数据中心,积极采用绿色节能新技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运营维护工作,做到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商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坚持走符合自身特点的IT发展道路,通过“两地三中心”容灾数据中心架构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和优化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相似文献   

7.
《华南金融电脑》2009,17(8):26-27
本刊讯数据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全面、集中、主动、有效地优化IT基础架构,整合数据信息,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保障业务系统的顺畅运行和专业服务的及时提供。建设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是金融信息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很多企业对大型数据中心“绿化”的认识仍然不足:在系统规划时,企业只关心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磁盘阵列大小、网络如何规划、UPS如何配置等问题,而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空调和环保设计还缺乏认识,或者根本没有对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和运营成本等进行综合的考虑。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能源消耗已占到IT部门运营成本的30%~50%,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每年仍以15%~20%的速度递增,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当今,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案和管理手段,获得增容不增耗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对以IT为业务支撑的商业银行而言,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就是数据中心,随着业务的发展和IT系统的日益复杂,数据中心容量在不断扩大,银行每年花费在其上的能源成本、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不断增加,能耗巨大、成本加剧是数据中心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构建节能和低成本的绿色数据中心,是降低碳排放、打造低碳银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4,(7):6-7
“第四届中国通信行业数据中心与大数据峰会”于7月1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重建网络价值掘金数据资产”为主题,旨在促进数据中心IT设备和基础设施提升、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可信云服务环境建设、大数据应用、SDN发展等相关领域发展。工信部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以下是主要演讲内容:  相似文献   

11.
面向绿色节能、“双碳”等政策要求,本文结合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架构演进趋势,细化分析了金融业构建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的关键要素及最佳实践,并建设性提议金融机构着力打造高效安全、绿色节能、弹性扩缩、智能便捷的多层级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IT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数据中心的能量也日趋增大。日益攀升的能耗成本,成为企业的巨大负担。如何有效降低能耗支出,构建绿色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管理者的当务之急。近日,记者采访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奚力铭,请他就金融业绿色IT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IT业目前正成为全球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绿色IT平台建设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日前,新华网、计算机世界、Intel公司等单位发出呼吁,倡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节能成为企业盈利的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IBM、Intel等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已将绿色(环保)IT建设的战略愿景转变为具体的行动。日益明显的绿色IT发展趋势引起了本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10,(7):95-96
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APC)“低碳节能,高效绿色”——2010APC解析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全国巡展日前在大连拉开帷幕,来自政府、业内用户、合作伙伴、媒体超过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巡展期间,APC高层领导与技术专家分别发表精彩演讲,基于当今大型数据中心面临的严峻形势,预测未来大型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电脑》2009,(6):94-94
2009年4月23日,主题为“金融危机下数据中心的变革与突破”的数据中心大会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汇聚了美国康普、Novell、Juniper、IBM、APC、威图等行业领袖,共同探讨绿色环保、云计算等行业热门话题。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技术总监吴健先生在大会上做了“创新布线系统,成就未来数据中心”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中心的节能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节能减排,作为全球综合布线的技术领先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信息爆炸式增长,互联网和无线通信迅猛发展,自动化、资源整合与管理、虚拟化、安全、能源管理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据中心建设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未来,绿色IT将会成为金融信息化的一种趋势,建设高效安全、低耗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又称新一代数据中心)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必然选择。随着金融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深入,金融行业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的核心载体,已成为企业提供IT服务的重要平台。工商银行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数据中心建设,90年代末又在国内同业首开数据大集中先河,引领我国金融行业进入现代化、集中式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时代。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工商银行在新一代绿色、云化、智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国内外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能源日趋紧张、成本不断上涨,IT设备对电力、冷却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各个行业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使得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趋势,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认可。然而,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并不容易,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数据中心密度不断增加,对服务器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环境下,  相似文献   

19.
数据中心建设强调几个原则:可用性、可管理性、扩展性、先进性、安全性、节能、环保.因此,围绕国内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则,针对各个机房的不同特点,我们需要在不同的系统有针对地投入.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0.
全球能源危机、气候变暖引发的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量化目标,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数据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耗能中心,同样也存在节能和绿色建设问题。如何使数据中心既高效可靠地支撑业务运行、处理数据,又能达到绿色节能,是值得业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