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涛 《时代金融》2013,(27):211-212
不良贷款属于银行潜在的矛盾,高比例和大额度的不良贷款,对银行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随着银行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改革范围的拓展,不良贷款呈现出来的各种弊端,严重侵蚀银行金融体系。本文将在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贷款风险的控制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提出行之有效的不良贷款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相似文献   

4.
竺暐 《银行家》2012,(12):16-20
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如期上升。尽管目前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仅仅表现为"微增",但市场普遍认为商业银行注定要告别不良贷款"双降"时代。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将进入"爬坡"时代。日前银监会公布的三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兴业银行发布2012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7.08亿元,同比增长36.08%;基本每股收益3.22元。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为40.20%。但与此同时,兴业银行2012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43%,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3月13日,浦发银行发布2012年报显示,其不良贷款小幅反弹,增加31.13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58%,较2011年底上升了0.14个百分  相似文献   

6.
张生军 《理财》2012,(12):54-55
在经历了利润增速大幅下降的上半年之后,银行即将迎来不可忽视的年终考核。多家机构预测,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6%左右,增速比中期、一季度都要低。而在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大幅增长的逾期贷款滞后效应也会在下半年逐渐显现,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道德风险下隐性不良贷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不良贷款处理方式的研究上,对于银行隐藏的不良贷款即隐性不良贷款问题由于缺乏数据而很少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隐性不良贷款的隐藏方法以及在企业道德风险影响下不良贷款率的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单玉柱 《云南金融》2011,(3X):93-93
以往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不良贷款处理方式的研究上,对于银行隐藏的不良贷款即隐性不良贷款问题由于缺乏数据而很少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隐性不良贷款的隐藏方法以及在企业道德风险影响下不良贷款率的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时间为维度分析了2005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变动趋势,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波动性上升的态势,并且关注类贷款数额较大;横向比较了几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变动趋势得出,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远高于其他银行,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年上升。针对上述现状,本文从控制不良贷规模,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强化银行监管、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贷款分类,目前采用"五级分类法"(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辅以"四级分类法"(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来进行分类管理.这些分类方法只是评价贷款风险的工具,它们能不能够真实、客观和合理地反映银行贷款风险和质量,在于它们是不是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环境要求相适应,是不是与现行的贷款制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该年前三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致使担忧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声音陆续增高。但通过对银行业的全景透视、不同类型银行的区别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已臻良好状态,不良贷款率不会进入"上升通道"。但同时要清醒认识,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会继续维持快速双降态势,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面对诸多新的形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5年9月末,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8.6%,首次下降到一位数,比年初下降4.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了“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达到8%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璐 《西安金融》2006,(6):31-33
分类偏离度是风险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偏离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分类偏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1)银行分类技术存在缺陷;(2)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3)分类所需的信息不对称;(4)五级分类定性原则多,准确把握分类的标准较难;(5)银行间竞争影响分类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提高分类技术,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信息审查和健全制度;监管部门应完善和细化《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增强各行分类标准的可比性,加强对抵质押物价值评估,集团客户分类;表外信贷资产分类的指引;不良贷款监管应重点考核银行分类真实性和降低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据银监会发布的一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数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11个季度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2,(34):9
<正>据11月4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上市银行三季报已经出齐,此前让市场普遍担忧的"不良"问题却出人意料的好于预期。其中,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单降"甚至"双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表示,当前的数据难以说明不良风险已释放。他预计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将出现温和上升,明年或是"不良"问题集中出现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业银行》2014,(4):34-37
自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出炉后,市场掀起了对不良贷款的热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保持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低位后,回升到1%,比年初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000亿元,并呈现出连续九个季度持续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呈继续上升势头。不难看出,商业银行似乎已经进入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反弹周期。  相似文献   

17.
于雷 《济南金融》2001,(11):30-31
近年来,中央银行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监管,各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压缩不良贷款考核机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制。就区域而言,由于清收化解不良贷款的现实基础差别很大,各银行的“刚性”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区域的基层行经营产生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各银行清收化解不良贷款情况的调查研究,尝试探讨这一“刚性”政策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央银行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监管,各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压缩不良贷款考核机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制.就区域而言,由于清收化解不良贷款的现实基础差别很大,各银行的"刚性"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区域的基层行经营产生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各银行清收化解不良贷款情况的调查研究,尝试探讨这一"刚性"政策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贷款发放是其主要业务之一。论文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进行宏观经济因子分析,得到每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萃 《中国金融家》2012,(10):55-56
不良贷款率降至1.0%以下,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4%以上——十年间,构建这样一个强大而稳健的银行体系,离不开银行业自身艰苦努力,也离不开中国银监会科学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