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元达 《消费导刊》2009,(18):90-90
面对新一轮的小户型热销的投资热潮,不难发现,推动投资的很大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小户型住宅在出租和二手市场上预期的乐观,小户型住宅究竟能不能够如人所愿的给予投资者较高预期的回报呢?笔者对未来房产市场的走向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并对小户型的投资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4,(9):35-35
随着房地产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发商也绞尽脑汁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花样”,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于是,多层、小高层、高层、板式、塔式等户型形态纷纷登场,小户型也仿佛是一颗明星闪烁于房地产界的浩瀚夜空。对于大多数自住型客户来说,小户型也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在若干年后,有了更大、更舒适的房子后,小户型可租可售,“滚动置业”也就成了大部分都市白领的美好设想。小户型之所以一登场就引来关注的目光,是因为小户型主要以其首付低,月供少的特点,满足了一大批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人士的需求。如果购房前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分析的话,一个好位置、好户型、环境不错的小户型,它的租金价格要比大户型的租金价格高,可以用相对低的投入获得相对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购买小户型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经营》2014,(4):142
自"限购令"出台后,顺应市场需求之下,具备低总价、不限购特质的办公小户型产品大量涌现。朝北核心区的办公小户型——常楹公元·自由派,做为公元系列的品质投资新品,自年初上市以来,已经引起市场投资客户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宝木 《理财周刊》2006,(8):92-93
在投资市场中,逢低吸纳是一种惯用的基本操作手法,为投资的开端。作为投资市场的一部分,邮市同样也不例外,逢低吸纳是邮品投资者运用最多的方式之一。但是,如何运用和怎样运用好逢低吸纳的投资操作,却并非易事,而是存在着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司徒微微 《浙商》2012,(10):107-107
在“浙商投资沙龙”上,浙商投融资服务中心专门为投资者甄选了几款多样化、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优质投资产品,为投资者的理财之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相对住宅和办公用房来说,商铺无疑是2003年最值得投资者出手的项目。在目前房地产泡沫时有所闻,看好者与看坏者各持己见之时,投资住宅和办公楼着实要谨慎。但商铺投资可照常进行,因为与住房投资相比,商铺投资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商业会计》2002,(7):38-38
一、随行就市法:股市交易中,小额投资者由于实力薄弱,根本谈不上左右市场行情,只好跟随股价趋势进行投资。随行就市法就是依据股价波动的情况,当整个股市走势上扬时作多头交易或买进;当股势下跌时则作空头交易或卖出,持有现金等待时机。注意,当股市运行趋势不明朗时,投资者不宜运用这一技巧。二、相对平衡法:投资者在合适的价位抛出股票,待价位下跌时再补回,以赚取差价。在买进卖出中,手中持有股数保持相对平衡,并不影响投资决定方向的执行,同时又可获得一部分可供运用的资金。既赚取了一定的利润,又减轻了股价反弹时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罗琦  张标 《财贸研究》2013,(4):148-156
在管理者理性而投资者非理性的分析框架下,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因控股股东特性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以2005—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而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得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性更强,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性更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更大;终极控股股东两权不发生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与非效率投资无关,而两权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9.
江南 《价格月刊》2003,(4):26-26
大型不如小型.大型项目运行后,单位成本低,技术基础强,容易形成支柱产业.但资金需求量大,管理经营难度大,一般投资者,哪怕你是百万富翁,只要是做民间性质的投资,就宜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技术难度系数低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管理者理性而投资者非理性的分析框架下,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因控股股东特性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以2005-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而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得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性更强,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性更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更大;终极控股股东两权不发生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与非效率投资无关,而两权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投资工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投资者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没有一个绝对最佳的投资组合。在相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条件下,某一种投资组合在一个或某一类投资者身上获得成功,在另外一些投资者身上可能会遭遇失败,这就要求每个投资者要结合自身特点“量体裁衣”确立投资组合。那么,“量体裁衣”的投资组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  相似文献   

12.
西方资本的投资形式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立足已定。近年来,众多中、小投资者趋之踊跃。然而,过高的期望值与投资理念的失误,致使70%的投资者亏损,投资信心和市场人气严重受创。为正确引导市场投资,笔者试从证投市场的政策面、基本面分析入手,顺势理出一条投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的投资思路,不失为证投与传统文化整合的制胜方略。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4)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考虑进入新三板市场。但是,投资者该如何面对这相对新兴的投资品种呢?本文首先介绍了主板和新三板的概况,然后主要从开户门槛、进入市场的方式、投资风向标三方面比较了主板和新三板投资策略的差异,最后指出投资者需要在了解两个市场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金量、投资经验、风险偏好等特点采取合理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以及其制约效应,2003年到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在我国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投资对现金流具有敏感性,并且这种敏感性是由投资过度来解释的,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我们考察了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两个制约变量,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在特定的样本环境下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发现,信息披露评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两种制约作用是替代的,在信息披露评级低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越明显;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信息披露评级的制约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以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最为喜人。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在进行,由最初羽翼未丰的雏形演变为今天各种规章制度相对完善的成熟的市场机制。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将从金融投资与证券市场的概念出发,分析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效用,并简要探讨金融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策略,希望能为以后的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资管新规发布后,投资者纷纷转向基金市场,以寻求相对多元化和相对稳定的收益。但是,当前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投资者劣势,不仅局限于缺乏专业分析能力和风控能力,处于无法全面复盘的信息劣势,且无法分散化投资的资金劣势也尤为突出,导致投资者亏损概率加大。文章以富国中证价值ETF证券投资基金为例,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该基金投资策略是否成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策略、技巧。否则,投资失败给人带来的伤痛是难以弥补的。特别是对于小本投资者来说,就更要谨慎从事,尽量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渠道,探索降低风险的窍门。  相似文献   

18.
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不直接参与国外所投资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证券、信贷等形式获取投资收益的国际投资活动。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包括了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外国私人商业银行、机构投资者以及一般的私人投资者。  相似文献   

19.
陈韩晖  林丽丽 《中国工商》2004,(12):124-126
炒股票赚不了钱,存银行利息低,商铺回报不稳定.实业增值缓慢……在不少怀揣着大把人民币的投资者一筹莫展的时候,被誉为继储蓄、国债、股票、期货,住宅、商铺后中国投资市场的“第七种武器”——产权式商务酒店,正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商潮滚滚,很多中小投资者已不满足于将收入用于消费,而是把部分积蓄投入到各种投资市场。个人投资的方式或渠道如今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如何根据不同的背景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投资项目呢?实际上投资要像择偶一样慎重。择偶要求对象之间门当户对、情投意合、花好月圆、天长地久等,投资也要分析资金因素、心智因素、背景因素、时间因素等投资者个人差异因素。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要像选择配偶一样分析各种因素:在资金上要门当户对,在心智上要情投意合,在背景因素上花好月圆,在时间上天长地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