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齐晓安  杨继国 《经济纵横》1992,(11):12-14,55
<正> 一、我国居民储蓄变化的特点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发展新阶段,储蓄存款、储蓄结构和储蓄性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一)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1979——?年间,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度高达30%以上,截至1991年底,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10亿元,与1978年的210.6亿元相比较,13年储蓄存款增加了8899.4亿元,增长42.3倍.储蓄存款的巨额增长,使其占银行信贷资金增加额的比重不断提高.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91年的70%左右.储蓄存款已成为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  相似文献   

2.
据人民银行统计,2003年居民储蓄快速增长。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近5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但同一时间的GDP年均增长是7.7%,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和储蓄目的、消  相似文献   

3.
吴占权 《经济论坛》2003,(12):11-11
一、保险和储蓄的不同作用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再现强劲增长势头,而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却远远滞后于储蓄存款的增长。储蓄存款的强劲增长,反映出城乡居民即期消费欲望的不足,说明启动消费尚存在着某些障碍。对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往往要分析其储蓄的动机因素。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持续高增长的储蓄存款,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更多的是追求储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对未来教育支出、养老支出、购房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的预防性储备。保险和储蓄都是人们应付未来不确定风险的资金积存的方式,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储蓄波动制度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以来,我国居民银行储蓄存款(本文简称居民储蓄)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与波动态势。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1998年人均实际储蓄是1978年的527倍,年均增长208%。同时,储蓄增长波动幅度较大,环比增长率最高为57%(1958年),最低为-26%(1962年),波动幅度高达83%。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储蓄增长中包含着不稳定因素最近几年,城乡储蓄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引起人们的关注。储蓄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过多的社会购买力,缓和了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并增加了信贷资金来源。从这个角度看,储蓄的增长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1984年储蓄增长速度为34%,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令人不安的。过去一段时间消费基金膨胀,城乡居民的貨币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形成对消费品市场的巨大压力。在此期间,储蓄存款吸收了一部分社会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但  相似文献   

6.
2002年,南京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跨入全国储蓄超千亿元城市之列;2003年,南京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突破1200亿元大关。持续大幅攀升的储蓄额正在给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96年到2002年,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8.7%,其中1996年增幅最高达  相似文献   

7.
贾智莲 《经济论坛》2006,(16):35-37
一、高额储蓄现象折射的经济社会隐忧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仅仅在一个多月后,这一数据被再次刷新,2006年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再创新高,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按照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存款利率为1.8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0.9%计算,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9%。即便如此,居民储蓄余额在2月份还是冲破了15万亿元的大关。很显然,无论是降息还是20%的利息税都无法抵挡人们执著的储蓄情结。15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人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尽管1990年两次调低存款利率,但居民储蓄增长势头不减。截止1990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7000多亿元,比1989年增长36.7%。对居民储蓄存款上升的原因及其效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并进而正确地引导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对于稳定经济,充分发挥储蓄的调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储蓄存款上升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一、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l.储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尽管检验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困难,但我们知道投资在一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储蓄又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借助储蓄将分散在居民手中的零散货币集中起来,变成银行巨大的信贷资金来源,银行再贷给企业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器。我国银行贷款资金来源中储蓄存款占的比例约为80%,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2.储蓄…  相似文献   

10.
王君 《时代经贸》2011,(4):10-11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储蓄存敖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储蓄存款达到1293426.73亿元。以全国人口数量13亿人计,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2571.29元。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储蓄存款的增加,围绕储蓄产生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加上银行电子化、网络化支付手段的逐渐普及,储户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运行经过三年多的宏观经济调控,较为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降至了10%以下。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的发展,增强货币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于今年4月1日停办了保值储蓄,5月1日又调低了各项存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连续两年多的超常增长势头出现了转折,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一、96年上半年储蓄存款变化特点1.储蓄存款增长仍处高位,但增幅有所回落。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54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51亿元,占去年全年储蓄存款增加额的71%。其月均增量与增幅分析,呈回落态势。一季度月均储蓄增加1196亿元,是去年同…  相似文献   

12.
薛蔚昌 《经济师》1992,(4):56-57
<正> 近几年来,储蓄存款迅猛增长。1990年国家虽然采取措施,两度调低储蓄利率,但增势仍然不减。对此,实际工作者感到迷惑,理论界视为“超常”,成为“热门”话题。究竟是何原由?笔者对太原市“储蓄存款”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揭开了这一难解之“谜”。 储蓄高速增长的数量概念 储蓄究竟增长到了何种程度?又该怎样判定其正常与否呢?这是首先需要弄清和研究的问题。 根据增长经济学的理论,储蓄增长率应与同期社会生产总额、国民货币收入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13.
王玉华 《经济师》1996,(6):38-38
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现象的透视王玉华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增长之快令人震惊。1995年底,居民当年个人储蓄总额达到9000亿元;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将近3万亿元;全国人均储蓄存款2400多元,比1978年的21.9元增长了110.8倍。现在银行的资金中,每...  相似文献   

14.
王君 《时代经贸》2011,(5):10-11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储蓄存款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储蓄存款达到293426.73亿元.以全国人口数量13亿人计,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2571.29元.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储蓄存款的增加,围绕储蓄产生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加上银行电子化、网络化支付手段的逐渐普及,储户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 以往人们对储蓄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与以下判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从居民来看,储蓄是消费后剩余收入的最佳选择,也是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储蓄存款的增长往往与市场稳定、国泰民安的程度紧密相联。第二,从银行来看,在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总量中,来源于储蓄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89年10月的43%,储蓄已成为驱动信贷资金高涨的主要源泉,因而,储蓄存款的升降与银行调节经济的实际能量紧密相联。第三,从全局来看,储蓄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重转换机制:就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而  相似文献   

16.
城乡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紧缩与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的一个显特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却呈持续上升趋势。本试从分析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及居民储蓄增长过快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入手,探讨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机制和手段来实现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有效转化,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是经济学家和实际工作者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并没有下降,但不能因此就说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没有挤出效应。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关系,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储蓄增加的—个主要原因,并提出在讨论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时,不能忽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导致储蓄增长、居民的储蓄倾向下降、人均储蓄水平的低下和其结构的不公平等因素,进而得出结论,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释放居民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18.
存款实名制是指个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存款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银行据此受理存款并按规定进行登记,以备查验的一项制度规范。对于储蓄实名制的实行,城乡居民大都表示支持,认为这样一是可以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二是能铲除腐败的“温床”;三是有利于完善金融监管和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尽管近两年来国家为拉动消费,先后采取了多次降低储蓄存款利率和对个人储蓄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等举措,但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储蓄存款仍迅猛发展,1999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6万亿元,今年又呈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魏杰同志在《论储蓄政策的内容》(《经济研究》1990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一些人对“储蓄率的提高和储蓄存量的增长心存疑虑”是没有根据的,提出“我们应该选择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总量增长的储蓄总量增长政策,从各方面保证储蓄率的稳定提高”。我认为此论有失偏颇。在我看来,储蓄总量“最大限度”地增长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事。因此,无条件地选择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总量增长的政策是不适宜的。本文重点研究与居民储蓄有关的问题,对企业和政府储蓄存而不论。第一,由“虚幻货币”增加的储蓄存款虽然缓解了现期通货膨胀,但却构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一旦出笼,通货膨胀马上会由隐性变为显性,严重冲击市场。所谓“虚幻货币”是指那些缺乏物质担保已经大大贬值的货币。近年来我国大量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已经具有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则祥  卢亚娟 《经济问题》2003,(11):56-58,63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暴露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