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在国际贸中的竞争力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想要重新振奋起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就要抓住当前的时代机遇,积极主动地发现当下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本文将从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现状出发,分析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存在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角度出发,探寻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欣 《现代商业》2021,(16):67-6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进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态令世界瞩目.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逐步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在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丽丽 《中国市场》2011,(36):160-161
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对于如何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世界各国推行各具特点的战略。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自然对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使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并促进我们的科技的长足发展。科技成果和国际贸易良好的结合,对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便利和运营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交易效率提高、信息传递迅速、贸易流程简化、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进步,但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些与我国贸易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从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并相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雪 《现代商业》2011,(21):173+172
近十几年,全球贸易取得了惊人的跨越式增长,我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环境背景和国情,使其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梁幸平 《财贸研究》2002,13(3):32-34
抓住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产品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立足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贺雪娟 《商业时代》2007,(5):36-36,38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我国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学者对比较优势进行了非常深入透切的研究,但对后发优势在促进国际贸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得相对较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其中原因很多,但都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分不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效应:后发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的效应、后发优势对资本的吸引效应和后发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正确认识这些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我国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时代。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基础上剖析了其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纺织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策略,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为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全球化进程带来了动力,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逐渐频繁,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详细分析如何增强我国的国际贸易综合实力,这对我国企业的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借鉴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全球化重要参与者,我们要珍惜机遇,努力赶超发达国家,所以要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提升综合国力,稳定中国经济安全;保持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世界市场的竞争。其中,由于全球及世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贸易竞争成为世界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在于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也就没有国际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并在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加快了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流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区域之内,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作为海陆运输连接点的港口是在经济全球化下起着整体供应链的枢纽作用,是国际贸易往来的最佳结合点,在促进国际经济资源流通的基础上承担着港口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任,这也就在全新的环境下为港口物流运输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有效推动国际贸易的整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晶 《价格月刊》2017,(12):32-36
太阳能作为最具开发价值与应用价值的清洁能源,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的主力,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根据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显示性竞争力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发现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贸易竞争力持续加强,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最后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恒 《商业研究》2006,(1):66-68
处于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生存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对利率流动性及操作等风险及外资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为求发展,必须克服自身的种种弊端,加强风险管理,组织起有机统一的能力集合体,加快产品开发,进行金融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行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美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对比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后,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文章在对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时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占据强大技术优势,处于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状态中,而我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波动剧烈,竞争力非常低。若毫无保护地完全放开中国金融业。会极大地威胁到中国金融的安全。故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稳步增强。宏观上需要科学控制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保证金融服务发展需要的开放和保护均衡的大环境:微观上,必须全面结合信息技术,提升金融部门的业务创新能力,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在进行改制和重组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创新,从制度文化建设、信用文化建设、经营理念革新、品牌文化构建和人本管理创新等方面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以此来提升我国银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从制度供给角度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压力下,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势在必行。由于制度对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都会降低经济和金融运行的效率,削弱竞争力。因此,不仅要从制度供给不足的角度,在混业经营、银行行业市场形成、债权人保护等方面完善制度。也要从制度供给过剩的角度,对阻碍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现有制度给予终止甚至废除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子商务 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意义,指出开展电子商务是提高我国外经贸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用统计数据说明了我国外贸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我国外贸电子商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静 《消费导刊》2009,(8):59-59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未来主流的经济运作方式,为我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给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优势。然而,就现阶段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网上交易不安全,物流配送滞后,商品流通不畅,立法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为了大力推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加大网络安全,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包含了交际技巧、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内容,既包罗万象又独成一体,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国外学习工作等,外贸人员要更好地开展商务合作,就需要掌握好商务英语这种语言工具。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专业作为高职教育层次经济学类的热门专业,其招生热与就业冷的矛盾日渐突出,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文章引入SWOT模式,分析总结了影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