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急剧增加。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不仅影响到国家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因此,切实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再就业以及发展等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应从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东艳 《北方经贸》2014,(10):39-3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如何再就业已成为关乎农民生存和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从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土地征用进度、征地安置方式、就业责任分担机制以及失地农民个人及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提出了建立多样化安置制度、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及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等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趣风 《商》2014,(1):388-38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因拆迁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一新群体处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一个过渡阶段,就业方式上也处于一个由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逐渐向手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本文基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1年“东方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小组对湖南省望城县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以及就业观念的调查数据,从就业需求量、就业质量与结构、就业观和就业的流向与收益、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等方面,对湖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研究湖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增长迅猛。失地农民仅靠征地补偿费难以维持长远生活,由于征地制度的不完备、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非农业技能较低等原因,导致很多失地农民不能顺利再就业,因此,失地农民也就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分析失地农民现状,完善征地制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民自身素质,通过制定完善的就业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昊然 《对外经贸》2016,(7):111-113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再就业是维持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业则是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立业村失地农民创业现状的实地调研表明,失地农民创业过程中面临资本不足、创业形式单一、缺少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效果不佳等困境。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拓宽失地农民创业融资渠道;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改善失地农民创业环境;建立农民创业服务机构,健全失地农民创业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梁淑英 《商业研究》2000,(8):83-83,84
目前,下岗职工再就业是社会上一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职工大批下岗待业,另一方面出现空岗,大批农工涌进城市。分析其原因下岗职工就业难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较深。他们不愿放弃“铁饭碗”,过份依赖单位、保守的社会心态,社会对职业的偏见等是造成下岗职工就业难的关键。树立职工新的择业观念,设立专门下岗职工最低生活机制和再就业基金及建立培训网络等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之良策。  相似文献   

7.
王明英 《商场现代化》2006,(21):312-313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的关键。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就业安置的短期性、补偿费用低、社会保障缺位和就业培训缺失。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是创新观念、改进征地补偿办法、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的关键。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就业安置的短期性、补偿费用低、社会保障缺位和就业培训缺失。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是创新观念、改进征地补偿办法、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如何解决经济飞速发展中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诸暨市x镇失地农民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x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建议,为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以及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最近,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制定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为失地农民建起了“双保险”。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泰安市与其他地方一样面临着失地农民增多的难题,尤其是地处城区的泰山区,一个个城中村成了社会难题。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泰山区对失地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目前已有4000余名失地农民通过免费培训有了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0)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农用土地被转化为工业建筑用地,这导致很多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弱势群体人群"失地农民"。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意味着工作、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地的影响是关乎生存的,因此对有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现状,接着从农民自身以及政策等深入分析了失地农民面临的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从个人、企业、政府、制度、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时,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琨 《中国工商》2005,(6):37-3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关于合作推动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协议》精神,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就业与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研究决定,2005年6月6日至12日,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联合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民营企业招聘人员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技能人才和其他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卢沙沙  石俊国 《中国市场》2011,(35):118-119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社会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其中高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分析高龄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再就业之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属于“被城市化”群体,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被征地”和“被进城”过程中,经历了由乡村到城市的文化震荡,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担忧与失衡心理、封闭与自卑心理和自我认同失调,感觉被边缘化。而与之相关的各项再就业培训则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工作只有充分认识其特殊性,尊重其特殊性,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应给予更多地心理关怀,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摘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在支持国家城镇化、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村金融机构多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规模、人员有限,在服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研究后发现.农村金融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失地农民再就业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与金融产品单一:信贷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供给资金不足;农村网点及从业人员少,农村金融创新型人才缺乏;失地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结构调整、体制转型、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集中下岗失业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问题,将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经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下岗失业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本文就现在社会上关注比较大的“三农”着手,对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党中央、国务院于今年9月专门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江泽民、朱基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犤2002犦12号),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再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各级政府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职能部门,要坚决贯…  相似文献   

19.
陆裕梅 《致富时代》2010,(4):121-12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给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从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由于自身素质、体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生活无保障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使城市化与农民的就业矛盾得到转化与协调,寻求相应对策,真正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