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伟 《现代商业》2014,(6):116-116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便是统计公信力,GDP、CPI以及各类平均工资的统计均引来民众的质疑。因此,探讨如何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非常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政府统计公信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统计产品质量、公开统计过程以及加强统计科普的提升政府统计部门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于飞 《北方经贸》2012,(10):25+27
政府公信力包括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解释力。政府公信力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和迫切使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发展,政府公信力近年来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度话题。高层政府和基层政府公信力存在层级差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委托方的公众和作为代理方的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析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机理,即逆向选择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和信息互动选择机制影响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机制,以此为视角探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县域政府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县域政府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县域政府的信用在社会中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着最基础的地位。从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出发,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级指标,包括公信力基础、公信力保障、公信力能力和公信力效果以及四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形成科学客观的县域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不过该指标体系是参考,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是关键,公众的认可是基础,数据的质量是难点,县域政府的负债是公信力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尽快“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现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对政府的公信力的概念进行了综合和归纳,其中武晓峰的《近年来政府公信力》一文中就对学者们近年来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进行了归结。政府公信力建设体现的是政府的一个管理理念,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的服务意识以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状态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的一个综合评价标准。然而政府公信力现状的不足也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以及对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清 《科技转让集锦》2008,(23):130-130
随着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人们发现并非只是政府和企业存在着信任危机,作为"社会良知"的非营利组织,并非天然具有维护其公信力的力量,同样存在诸多缺失公信力的可能和事实。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是政府向社会输出的重要公共产品,其酝酿、制定、执行与监督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关涉到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与维护。本文拟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过程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出发,探寻在此问题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信力指标的测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它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社会组织、公民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体系是政府是否作为、能否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和公民是否认同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9)
政府公信力作为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能力和资源。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公共伦理视角出发树立政府公信力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指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公共伦理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升华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从公共伦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指出了公共伦理角度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重要性及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着慈善文化建设的水平,并会传染到社会文化建设领域、影响着社会互动的效果、关系社会建设功能的发挥。有必要从当前慈善组织存在的信息不公开,运行不透明、政府对慈善组织渗透严重、缺乏有效地社会监督以及慈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因素入手,通过重建慈善组织公信力,传播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区域软实力,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政府公信力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区域内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下降的趋势,在严重影响社会信用环境及地方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妨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建构,增加了政府管理成本,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4.
《商》2015,(9)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公信力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媒平台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给予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但又造成了公众负面情绪的扩展,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多方面的威胁。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涉及到多个主体,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本文引入整体性治理视角来分析在传媒平台下的政府如何规避传媒平台的弊端、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来提升自身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吴智薇 《中国报业》2023,(13):54-55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群众,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结果,决定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水平。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形成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地方政府要勇于改革创新,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组织和公众对乡镇政府行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产生的社会信誉在社会组织和公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映。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乡镇政府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获得了公众的好评和认同,但是,其公信力建设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进一步提升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公信力,就必须更新乡镇政府的治理理念、创新治理体制以及加大农民参与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冯晞  樊灵芝 《网际商务》2011,(10):22-22
如今,大小人物都好谈公信力,新潮何来? 人们富裕了,更多的人富裕了,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关注的热点和追求生活的支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追求温饱到财富到环境再到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社会伦理,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精神层面的满足。在出现毒奶、地沟油、有色馒头、达芬奇家具等层出不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恶性事件后,人们质问社会、质问政府、质问企业、质问自己,病根在哪儿?  相似文献   

18.
赵玺 《商》2014,(3):184-184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成为我们社会重要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监管职能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解决途径和对策,对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保障市民安全的进行食品选择,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必须加以重视。通过从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入手,概括出三方面因素:社会因素、政府自身因素和公众认识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即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信;加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以公正立公信;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履行,以服务赢公信。  相似文献   

20.
梅杨 《商》2013,(9):184-185
随着时代发展,信任危机的出现,政府正在迫切寻找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及途径。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才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政策执行力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找到提升政策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