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雅典民主是希腊民主制度的最高成就,他极大地激发了雅典人的聪明才智,从而创造了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但正是这一拥有灿烂文化的城邦导致了一代大哲苏格拉底的死亡。苏格拉底在对雅典民主制度反思的基础上主张精英统治,他认为民主需要接受知识、理性和法律的指引与制约。而这一思想直接为我们后世的宪政思想的建立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年式反思     
凡客现在最大的危机已不是产品危机,而是人才危机陈年是个特别善于反思的人。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都反思若干次,随手百度了一下"陈年反思",首页是这样的:《陈年反思凡客2011:困难根源是管理层决策失误》(2012年1月);《陈年反思:凡客患快公司失控症》(2012年9月);《陈年反思凡客五年》(2012年12月);《陈年反思:凡客盲目扩  相似文献   

3.
2014年彩生活服务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开创性的清脆锣鸣给物业管理行业送来什么?资本的加持,命运的改变,物业人的尊严,以及竞争的加剧?2019年7月12日,和泓服务在港股上市,成为第14家在香港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一度被誉为"黑马"。在和泓服务宽敞的会议室,和泓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兼CEO王文浩先生对记者娓娓道来:为什么要上市?他看到了哪些背后的本质?上市之后他做了什么?如何看待估值与兼并?他的成长与梦想,如何做一个受尊重的人和做一家受客户青睐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合和集团,历史见证成就一个人之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做过什么样的事。同样一个企业所参与的事业、建立的成就,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会客观的勾画出这个企业的形象。譬如合和集团:从1972年8月在香港上市以来,合和集团已经走过了34年。经过34年的累积,合和集团由一间建筑公司,发展为一个从事房地产开发、基建项目、酒店  相似文献   

5.
春去春又回     
邹玲  李聪  史小兵 《中国企业家》2013,(14):74-82,10
纳斯达克8年历练,资本曾成就江南春一统江湖,也曾驱动他走上盲目之路。如今他二次创业,醒悟到:分众会不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并不重要从美国退市归来,江南春有种"劫后"的感觉。6月18日晚,一群中国人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边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庆功宴。这次香港的庆功宴,江南春带了三十多个同事,破天荒地住上了一晚3000多港币的酒店。以他的性格,以往在香港开会时,非免费的工作午餐,江南春都很少吃。虽然心疼地直呼"好贵啊",但他还是以陶醉的表情在席间频频与人举杯、合影。本乡本土,没人讲英语,没有质疑,江南春回到了自己孰悉。  相似文献   

6.
“尤努斯在孟加拉都可以探索小额信贷和贫困农民的贷款,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探索?”他南下北上,由官而商,关闭一家银行(海南发展银行),又成就一家银行。他就是先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后任招商银行行长的马蔚华。2006年9月22日,招行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7.
谁书写2006     
凌平 《经营者》2007,(1):6-6
他手持《可兰经》,表情平静地对目击者说“:不要害怕。”北京时间2006年12月30日11点5分左右,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一代沙漠枭雄在2007年即将到来的时候结束了生命。不管这种结局是否公正人道,萨达姆为世界留下了他的印迹,伊拉克因为他而写下了一段动乱的历史。2006年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又能为未来留下什么?这是每个站在这样新旧年份交替时点的人都会想到的问题。而那些在历史嬗变中发挥作用的人物们,从来不会被忘记。他们中有“重磅级人物”,诸如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教皇本笃十六世、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副总统切尼…  相似文献   

8.
《潮商》2009,(4)
从一个被中原文化"边缘化"、被古时士大夫瞧不起的"苦力"族群,成长为今天商业翘楚辈出、在世界经济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商帮,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潮商,在历尽苦难闯四海,成就一个个商业奇迹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居特色的商帮文化。近日,借香港《新报》总编辑、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郭一鸣先生回汕头探望家人之际,《潮商》杂志编辑部记者与他就潮商的崛起过程、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的对话。这对话或理性、或尖锐,但,却真切地表明:现在的潮汕人已经有了——自信反思,不卑微掩饰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2,(21):30
老人一定不知道,当时为隐姓埋名的随手一指,竟让这棵"桐树"与这个县市结下了上千年的不解之缘。名士令の桐君老人:上古桐君,不知何许人,亦莫详其姓字。更确切地说,甚至没人知道他究竟是人是仙。结庐桐树下,以一己药理所长普济着众生,成就了一代中药鼻祖,也成全了一方潇洒桐庐。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07,(1):110-111
合和集团,历史见证成就 一个人之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做过什么样的事。同样一个企业所参与的事业、建立的成就,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会客观的勾画出这个企业的形象。譬如合和集团:从1972年8月在香港上市以来,合和集团已经走过了34年。经过34年的累积,合和集团由一间建筑公司,发展为一个从事房地产开发、基建项目、酒店餐饮与展览三大核心业务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别人为什么要帮你?理由是因为他喜欢你。他为什么喜欢你?因为你在他面前,能让他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很优越、很有成就、很有自信……周星驰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一般人是如何获得自信的?是通过比较:你比较好,所以我就没有自信;我比较好,就变成你没有自信。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得到自信。所以,周星驰演的角色,10部片子有9部都是演一个常被嘲笑常被欺辱的人,演一个最被人看不起的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一定会赢过你”  相似文献   

12.
何叶 《中国企业家》2007,(8):104-105
龚如心生命里的最后十年实在算不上甜蜜。这十年也正是香港回归的十年。她的一生其实是典型的“香港制造”三月的最后一天,导演陈果在北大办讲座,他把自己的香港三部曲剪辑在一块,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在《细路祥》结尾的地方,阿婆感叹说,这世界有什么好看,赶出来做甚?看到这里,陈果说“一个人出生之后,每个人都一样,最后的期待就是死。如何死  相似文献   

13.
《潮商》2012,(2):28-31
虽然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年纪已经八十有三,但他每天午饭前做的事情,比那些只有他一半岁数的人一整天的工作量还要大.在我见到他之前,他已经用完了粥和蔬菜做的早餐、浏览了一遍国际时事新闻、还在自家附近打了一轮高尔夫.过去50年来,他一直住在此处.李嘉诚的办公室位于长江集团中心的顶层,这幢写字楼号称配有私人游泳池,以及全世界速度最快的电梯之一(只需45秒钟便可升上70层,速度快到能让人的耳膜鼓起来). 我面前的他,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投资高科技会让人感觉变得更年轻."他笑着说道,其招牌式的黑框眼镜也跟着"舞"了起来.自《福布斯》杂志开始编制全球富豪榜以来,时间已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这期间,李嘉诚已经在香港这个700万人口的富庶之地发展出庞大的家业.香港每七套住宅中就有一套是由他的公司建造.他还控制着香港七成的港口物流,在公用事业和移动通讯服务等行业也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他在内地的成就——尤其是零售业和房地产,也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4.
在夏季达沃斯新领军村的门口,我碰到一向发言振聋发聩的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对于目前内地房地产同行的胶着状态,他认为这属正常。我问一个朋友,内地房地产行业正规化大概有几年光景?朋友回答说:五年。这说明还是刚刚起步。类似情形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一个戏剧性的场面,通过电视被亿万中国人所关注:当朱总理建议香港委员发言时,从容地点到了田北俊。田北俊是何许人?为什么总理偏偏点中他?  相似文献   

16.
问:您怎么看待亚洲女首富、香港华懋集团前主席龚如心去逝后把千亿港元遗产留给她的风水师陈振聪的事件?答:风水在香港甚或世界范围华人商圈里都是很盛行的,香港女富豪龚如心去逝后把财产留给她的风水师更是带动香港风水热,讲风水讲到可以拿到一千亿港元财产,试问有哪条成功路比这条更吸引人?“现在香港盛传:  相似文献   

17.
<正>顺势而为,对今天的阿里来讲更重要所谓“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50岁,便知道哪些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努力作为,但顺势而为。迈入50岁的张勇亦是,他比过去更“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审时度势,明晰取舍。穿越回2007年的夏天,正在香港出差的张勇接到猎头电话:“有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你愿不愿意了解一下?”彼时,张勇正任盛大网络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他当然听说过阿里巴巴,这是一家正在高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公司。隔天早上,他便与时任阿里CFO的蔡崇信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一起吃了早饭。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和反思,中国企业打着走出去的旗号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进行跨国并购受挫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他们的目光盯着了香港。这一切似乎顺理成章。首先,对于买方来说,香港是比美国和欧洲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9.
相信简单     
《英才》2010,(7):10-10
蔡澜是个美食家,他写了一本《生活方式》,图文并茂地列举了他在香港常去的餐厅。我留心算了一下,大多都是一代传一代的老店,即使是一个卖酱料的小店,几经搬迁.始终老人老貌。相比北京来讲,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北京私人餐饮历史短,所以变化多,一块地方,能始终如一坚持一种味道的较少。  相似文献   

20.
寻“秦”记     
寻找秦鹏的这几年,也是秦鹏追逐中国企业家的关键几年,他成就了法国达能在中国的20年,当然,“他不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