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平 《首都经济》2009,(5):28-29
世界经济危机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表现不俗。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12%。今年,文化创意产业提出更高的增长目标。记者从北京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轨迹中找到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12,(1):11-12
本市文创业2011年总收入预计超9000亿元 据透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总收入预计突破90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时期,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_3%,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7.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现价增速13.9%。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7442.3亿元。  相似文献   

3.
范宇鹏 《北方经济》2014,(12):58-59
正一、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一)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发表的"201 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十大省市"排行榜显示,广东为第一位。2012年广东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财政支出高达170.56亿元,为全国之首。2003-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6%,高于全省同期GDP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在5.5%以上,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从产业分布来看,广东文化创  相似文献   

4.
郑亮 《天津经济》2009,(6):56-60
一、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一)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1.全市财政收入 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由1994年的725.1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018.3亿元,年均增幅为16%: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96亿元,提高到2007的1204.3亿元,年均增幅21.5%;1994--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GDP年均增幅5.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由13.2%提高到24%。  相似文献   

5.
《天津经济》2006,(5):1-1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民经济起步较高,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市GDP完成86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本市经济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按三次产业来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5.41亿元,  相似文献   

6.
产经     
《首都经济》2010,(2):14-14
2009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300亿元 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777.8亿元,占全市GDP的21.8%,同比增长11.9%,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7.
运行3年多来,两江新区GDP从2009年的798亿增长到2013年的1650亿,翻了一番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211亿元增长到3492亿元,翻了两番多……作为中西部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2010年6月正式“出生”以来,其发展态势令世人瞩目。重庆市政府对新区进一步要求,未来要确保两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50%。  相似文献   

8.
当2000年大暮徐徐落下,新世纪钟声敲响之际,上海经济为“九五”最后一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GDP 全年增长10.8%人均 GDP 达4180美元上海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平台上运行,增幅呈回升态势:2000年全市 GDP 总量完成4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 GDP 为3456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4180美元。数据显示,2000年1至11月,上海工业实现增加值1792亿元,同比增长10.5%;房地产投资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外贸出口累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冲势强劲。  相似文献   

9.
正宁波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础是此次宁波获得"东亚文化之都"殊荣的重要优势之一。"十二五"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五位一体"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来整体谋划,全市文化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671.1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56%,占GDP的比重为8.82%。  相似文献   

10.
贺军 《上海国资》2011,(2):18-18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0000亿元,到2010ff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与2006年相比的增幅高达107.7%,年均增长21.3%。与之相比,2006—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11.2%。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增幅大约2倍于经济增速。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南京市六类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37.8%,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增长较快,累计增幅均超过25%。今年1-2月,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38%以上,实现了良好开局。发展特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已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贺州市八步区依托邻近粤港澳的地域优势和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第一站的区位优势,用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并实施“三牌五圈”经济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八步还积极开发面向粤港澳的菜篮子市场和旅游市场,打造粤港澳的“菜园子”、“后花园”,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至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从34亿元增至47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2.7%;财政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2.98亿元,年均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从5.88亿元跃增到11.77亿元,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888元增加到2003年的2047元,年均增幅为4.1%。在“2003年度广西经济发展10佳县(市、区)”评比活动中,八步区名列第六位,八步经济发展步人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8,(5):1-1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收入3614.8亿元,创造增加值812亿元,首批认定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3%左右,实现利润超过48亿元约占全部的33%.上缴税金超过19亿元,约占全部的11%。这些看似枯燥却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客观理性地告诉我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正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2001—2004年,全市GDP从236.18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6.8%;全市财政收入从12.6亿元增加到60.9亿元,年均增长69.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82元增加到10166元,年均增长18.0%;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生产总值仅为183.06亿元,人均GDP364元,到“九五”末,生产总值达到5088.96亿元,人均GDP7663元。“十五”以来.河北经济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钟平 《广西经济》2006,(6):34-36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3年自治区提出“三点一面”工业布局发展战略以后.桂林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发展,不但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实现了质的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3—2005年,全市工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00亿元,2005年达507.2亿元(见图1)。“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幅始终保持领先GDP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3.6%,增速快于CDP'2.5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高1.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同比增幅达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幅达25.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6.3%提高到“十五”期末的33.5%,增加了7.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32.9:30.9:36.2调整为2005年的24.3:39.3:36.4,第二产业增加8.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年均10.2的幅度屡创新高,2005年达146.81,较“九五”期末提高51.2(见图2)。与“九五”期末比,“十五”期末规模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1.4%,提高4.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4%,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利润12.8亿元,增加了2.6倍,资金周转2.0次,提高了0.9次,劳动生产率7.67万元/人,提高了1.2倍;规模企业由2002年的448户扩大到2005年的590户,3年增加了100多户。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5.14亿元,同比增长26.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7.52亿元(按与经济普查衔接的方法测算,下同),逼近100亿元,较“九五”时期末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作用明显,县域工业呈快速增长之势,非公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改革与引资嫁接结合成效显著,产品创新成绩突出,工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23.68亿元,同比增长15.96%,再次刷新了近十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始终低于GDP增幅的纪录,在2005年超过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又超过GDP增幅约2.5个百分点,实现了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认真研究、深入分析这一经济现象,从中找出其背后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当前的经济工作,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以来,西湖区依托辖区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数字娱乐、教育培训、现代传媒、工业设计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打造"全省文创产业第一区"的目标。2011年,西湖区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61.67亿元,同比增长25.41%,高于全区GDP增速1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位居全省前列。从优势产业看,西湖区在设计服务业、教育培训业、现代传媒业已经形成竞争力极强的产业链规模,2011年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已超90亿元。目前西湖区拥有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大市级创意园,黄龙体育文化创意园等六大区级创意园,天目琴行等五大镇街文创点。这些创意产业园区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9.
大局把握     
《天津经济》2013,(8):79-81
国内上海上半年GDP增长7.7%第三产业贡献达74%上海市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于2013年7月23日公布: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16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7.7%。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76.58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在  相似文献   

20.
本地·产业     
《首都经济》2010,(11):9-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本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记者日前从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边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04.3亿元,占全币GDP比重为12.6%,从业人员114.9万。该产业已成本市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