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贸易联系持续期能够彰显一国的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而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文化特征对于文化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影响。本文基于1996—2016年中国HS六位码大样本微观文化产品数据,以及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文化特征以及文化贸易联系持续期指标,采用多种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共同宗教以及高民主程度对文化贸易联系持续期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出口目的国信任度水平、个人主义、外国语言接受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负向抑制效应;不同文化产品种类中,视听类、其他视觉品和手工艺等核心文化产品以及非中间品文化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文化距离以及贸易持续期样本中,文化距离越小、贸易持续期越长,文化特征的影响越强。此外,本文还探究文化特征视角下出口品质对贸易联系持续期可能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分析,要积极利用多种途径提升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联系持续期,尤其重点关注出口目的国的文化特征影响,降低由于出口目的国文化禀赋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升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出口贸易持续期的长度反映了一国出口贸易联系的稳定性,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新议题。依据生存分析法,选择1992-2011年中国与37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样本数据,对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期较短,且生存概率呈快速下降趋势,短期内降低对发达市场出口过度依赖困难较大,而通过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并重视现有市场维护将对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标: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测算30个样本国与其所有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和各国的总体贸易成本,并利用行业层面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将贸易成本与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禀赋一起,经验地研究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贸易成本可以和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一样,成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影响一国对外出口行业的选择;一国即便不具有资本禀赋的优势,但只要不断降低总体贸易成本,完全可能选择生产并出口高贸易成本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商品。研究创新: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经验研究了总体贸易成本对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价值: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一国进口对于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影响效应?与以往对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分析多聚焦在出口目的国等宏观层面,本文基于微观产品层面视角,采用负二项分布等多种估计模型,对文化产品进口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进口对于文化产品的贸易联系持续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并且这种影响效应显著存在于贸易持续期较短的样本,即进口能够提升出口商的“学习效应”,降低文化出口的生存风险。同样,较低的出口价格、较高的初始贸易额对于贸易联系持续期的稳定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本文多种稳健性估计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要审慎认识和把握文化产品进口对于贸易平稳发展的重要意义,适时调整文化贸易政策,这可能有利于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异质性企业出口选择理论,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跨过出口门槛开展出口;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价格最低,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正相关。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和出口门槛的关系,发现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并且结合质量调整价格(quality-adjusted price)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门类中多数是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负相关,二者之间的正负关系取决于企业能力指数。大多数行业处在以低价竞争为主的阶段。同时,本文还对中国出口门槛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7,(12):173-18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贸易仍然存在低质、低价和低价格加成的问题。低价和低加成率导致企业低利润,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且低价是国外反倾销诉讼的重要原因。中国出口企业价格加成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的事实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相违背,构成了中国出口企业价格加成悖论。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的价格加成,从全部企业,以及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有制、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样本,全面检验中国出口企业价格加成悖论,并从出口规模、贸易方式等方面试图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9,(21):291-295
文章根据厂商的依市定价行为理论,在垄断竞争市场下建立了汇率冲击对出口价格影响的理论模型,得出结论:汇率变动、生产成本、竞争者价格和目标国家的总需求是影响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将其理论应用于实证,结果表明:汇率与出口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可知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系数为0.32014,即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传递,并对其他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汇率及出口产品为我国政府和厂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且对制造业中间品贸易自由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要小于对服务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能够增加进口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有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的福利,但贸易条件是否出现恶化呢?文章利用相关指数计算了2002年~2010年中国整体和部分行业的贸易条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先下降再逐步上升的态势,机电产品的表现更加明显;研究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期有利于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利用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Novy引力模型计算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出口贸易成本,实证研究贸易成本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成本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新加坡的贸易成本最低,对文莱的贸易成本最高;贸易成本对中国出口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分行业看,贸易成本与纺织品和高技术品出口呈现显著负相关,对农产品的负向效应不显著。以上发现为中国未来更好构建RCEP经贸合作框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健  金毓 《企业导报》2010,(5):60-62
对132家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要素为实施基础的品质管理与企业非财务绩效具有高度相关性。企业在实施品质管理的同时,还应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实际情况,在企业经营策略、组织领导、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培养等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改进,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一个多产品多市场的理论模型,本文重点研究出口多样化对企业盈利和生产率的影响,并借助2009年全球贸易崩溃这一自然实验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贸易崩溃期间,进口国需求萎缩会降低中国上市出口公司的盈利和生产率,而出口目的国和出口产品种类较多的企业的盈利和生产率降幅较小。这意味着,提升企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有利于降低负向需求冲击对出口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3,(7):143-145
利用中国2004-2010年间的服务业FDI和服务贸易出口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对我国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出口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出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存在较强的滞后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国利用服务业FDI来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9,(9):36-37
《上海证券报》9月7日刊载梁达的文章。作者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在关注出口形势的同时,也要把精力向扩大进口转移。尤其是要利用贸易条件改善、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进口,改善贸易不平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竞争力变动与贸易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额高速增长,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但这种顺差的主要贡献者是外资企业。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牵引之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各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却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实质是国际国内生产条件的相对变化导致了出口效率的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表面上反映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实际上掩盖了外资进入对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加工贸易调整政策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同时防止政策调整过快造成的出口扼制。  相似文献   

17.
18.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是一国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挖掘国际竞争潜力的重要举措。选取2008—2021年全球67个经济体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能有效抑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智能化转型水平较高组中,技术创新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调节作用更强。因此,提出营造稳定有序营商环境、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期冀为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异质性企业的内生技术选择视角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大样本数据,考察了国际服务贸易成本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更低的贸易成本与更高的生产率及更快的生产率增长相联系,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部门,但服务贸易成本下降的效应系数远远低于商品部门;对中国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不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其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并未带来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的提升,而商品部门的表现与跨国经验结果一致,我们将该现象称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生产率效应悖论”,对此提出了3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不同市场环境下政治联系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异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由于政府干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政治联系企业承担着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政治联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荣誉或良好的政商关系,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享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当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时,投资者预期到无法共享政治联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要承担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本研究为厘清政治联系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利弊影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