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兴丽 《天津商学院学报》2010,30(4):70-72,F0003
行政决策作为政府治理国家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在民主政治社会的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关键环节。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实质上就是尊重论证,遵循逻辑。政府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论证,严格遵守程序性和分析性等逻辑规则。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是当代行政民主化的重要表现。本文认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公正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在处理行政官僚立法、专家参与、利害关系人参与三者的关系时,应扬长避短建立行政权主导下的行政立法机关、专家、利害关系人综合参与的模式,重点是确立利害关系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行政民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行政民主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制度化建设不高。在法治视野下,从程序法制建设、政务公开制度、行政参与制度、权力制约监督制度、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行政民主化的制度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行政民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决策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封闭官僚制模式向现代的开放合作型模式转变,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制度建设不深入、程序规范形式化等现实困境。为了破解行政决策转型瓶颈,从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视角,分别对张家港市出租汽车扩容决策的成功实践进行价值剖析,并总结出一条包含以人为本的民主路径、实事求是的科学路径、专业审查的法制路径和优化环境的和谐路径等四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创新路径,以推进行政决策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政府行政模式是在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发展演变而成的。平衡行政与其他行政模式相比,其关键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地方治理多元主体的协作、互动。其特征有:合法性与正当性,规则性与契约性,积极公民性,民主与效率,责任与公平等。其优势在于:以利益网络取代政策网络,以购买服务取代提供服务,以央地互嵌取代国家空心化,以参与式治理取代代议制民主。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制约因素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建国以来,行政决策体制的不健全、行政决策程序的不完善、行政决策主全素质素质的不适应以及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的滞后等因素制约了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实现。必须深刻认识和反思,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切实推进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及其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实现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行政决策的优化是关键。衡量行政决策优化的三个要素是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行政决策民主化是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决策科学化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行政决策法治化则为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前,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问题愈来愈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政府组织结构问题是决定政府执行力高低的关键。官僚制是现代社会的正规化政府行政组织形式。提升我国政府执行力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现代官僚制,发挥现代官僚制的优势.现代官僚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可逾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任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基于公共利益的博弈互动关系.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价值理念将为政府提供持久的、合法的信任源泉。从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由于片面注重管理主义工具价值,而忽视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政府信任的困境。民主行政作为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统。坚持和发展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符合人类理性与社会公共利益均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必然会全新构建和强化公众与政府的互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有限政府、程序政府和责任政府是法治政府应有之意。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行政职权行使、行政决策民主化与法治化、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等方面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法治是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在政府部门自身,建设法治政府要使政府职权行使法治化,行政决策法治化,提升法治素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