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幸  郭红  高严 《财会通讯》2022,(4):28-32
文章介绍政府预算活动中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原因以及预算卸责的内涵与特征,并试图解释官员的公共合作是通过何种作用来影响预算卸责水平.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预算中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预算卸责,是由预算活动中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必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之代理人的自利动机而形成的.而官员预算公共合作可以通过减少官员的自利动机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从根源上来提高预算效率,降低预算卸责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对称,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合同契约和对代理人活动的监督来约束限制代理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关键在于改革国有资产各级委栽托代理关系,规范代理人行为,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设计安排使各级代理人只有在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时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并从股份制改造及股权多元化、企业内部治理、监督激励和信息等方面探讨了实现国有企业效率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正> 一、激励与约束:企业不可回避的管理命题 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所有者(通称为股东)不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通过博奕的委托代理契约,将经营决策权授予代理人,即经理人员。但是,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往往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相悖现象,于是就需要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使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其利益要求,尽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国有企业改革的隐患庄志加,杨志勇把机会主义行为假设理论运用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可能使国有资产委托管理成本较高而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隐患: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新,才有可能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清除这一隐...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一方的目标要通过另一方的行动来实现。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方,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委托方,双方的目标不一致,各自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委托人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利(如使用一种资源的权利时),他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受正式或非正式契约的制约,代表着委托人的利益,并相应获取某种形式的报酬。在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想使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只能观测到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保险代理人制度种种的问题.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经济利益关系,委托人无法实现对代理人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发展保险经纪人,公估人参与保险中介市场,弥补保险中介资源配置结构上的失衡,提升代理人职业的社会价值.这样才能减少纠纷,规范保险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实质是在财产的委托代理制下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不同股权结构下,由于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收益不同,对代理人的监控能力和积极性也就不同。因此,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最终才能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在铭 《企业导报》2009,(5):123-12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函数的差异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极易导致各种代理风险的产生。因此,研究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相互关系设计中对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履行过程中,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的前提下,国有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期望,从而出现机会主义倾向和次优问题,为此,委托人会推动建立治理构造来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审计是这个治理构造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揭示机制、威慑机制、预警机制和抵御机制,直接抑制机会主义倾向和次优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治理构造的有效性,为治理构造的持续可靠奠定基础.由于委托人的需求不同、治理构造不同,政府审计需求可能出现差异化.  相似文献   

11.
在非对称的博弈中,通常将博弈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无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纳税人与税务代理人之间即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处于劣势的委托人要促使处于优势的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选择对纳税人最有利的行为,关键是要在这种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一种最优激励机制,而这种最优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税务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15,(1):122-127
国家审计都源于公共委托代理关系,然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国家审计主题呈现差异化。文章按公共委托代理关系、治理模式、机会主义类型到审计主题这个逻辑,分析国家审计主题差异的原因。应对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构造区分为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和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两种类型,在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信息机会主义,信息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在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中美两国政府审计的审计主题差异符合这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按照现代委托代理理论,在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行为过程中,银行是委托人,而企业是代理人,代理人相对于委托人来说掌握着更多有效的信息,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一、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是委托人为信息劣势方而基金经理为代理人是信息优势方.代理人的行为将影响到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不能直接控制代理人的行为,甚至对代理人的监督也有困难,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影响代理人的行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委托人不能完全观察、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在于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人的主观努力之外的,而是受人的良心、努力程度的影响,而政策的选择又会影响人的努力程度与良心状态.因此,一种好的政策会通过影响人的主观行动而间接地改变关于人的活动结果的概率,改进经济状态,增进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审计在发展过程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社会审计组织及其执业人员若不能清醒地意识到由此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将会影响社会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一、委托———代理问题一般的经济学上将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私人信息是指个人特有的他人不知或须花费一定费用才能获取的信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是有冲突的,不完全一致的,代理人越努力,委托人获取的效用越大,而代理人的效用却减少,这就是所谓的外部性。代理问题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6.
基层税收行政管理中,基层税务机关和其管理的税务干部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符合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得出,建立基于锦标赛模式下的纳税评估考核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审核机制下的激励模型(Ⅱ):道德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虑审核机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针对离散情形和连续情形,我们假设存在一种审核机制,即委托人能通过审核手段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努力,并对偷懒者进行惩罚,或者更为准确地确定其努力程度.以激励其努力并给予补偿。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惩戒机制,后者看作一种确认机制,两者都能够有效率地降低不确定信息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贝叶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效率问题除了要重视所有权之外,还应重视改善管理,建立起真正完善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既可产生于国家(委托人)与企业内部成员(代理人)之间,也可体现在企业领导(委托人)与其下属(代理人)之间。这些“委托-代理”关系所涉及的一个中心话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人与代理人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 委托人为了获知代理人的真实情况,可以通过对代理人加以监督。但在有些情况下,对代理人行动的监督不易进行,相反,对自然状态的观测可能相对容易。例如,对一位经常出差的销售人员进行监督往往是很难办的一件事,然而,如果能对销售人员所处的产品市场情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激励工具,它使企业的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趋于一致,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然而股票期权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分析,探讨实施叉开式股票期权可减少股票期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一、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问题首先,国家作为委托人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人,这时国资委是代理人。而在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下极容易发生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求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即道德风险。而国家采取这种层层委托-代理的管理模式又加大了这种道德风险的概率。具体是,在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