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 《秘书》2006,(9):39
[制订颁布]在台湾叫[订颁]。[冷库或冷藏室]在台湾叫[冻房]。[寒酸、小气]在台湾叫[冻酸]。[豆油]内地指用大豆榨成的油,主要供食用;台湾指酱油。[庄严]在台湾用[端严]。[对脾气、对劲]在台湾用[对盘]。[翻牌]内地比喻改头换面或改换名称;台湾只指改头换面。[房产经纪人]内地指房产买卖中介人;台湾叫[房倒]。[房事]内地指夫妻间的性行为;台湾指住房、住房问题。[探访视察]在台湾叫[访视]。[专业化生产]在台湾叫[分工整合]。[分猪肉]在台湾是人人有份的意思。[公众评论]在台湾叫[风评]。[拒绝、否决]在台湾叫[封杀]。[幸福]在台湾叫[福祉]。[…  相似文献   

2.
王正 《秘书》2006,(1):42-43
近几年,普通话南下,香港话北上。一部分符合现代汉语结构规则和交际需要的香港词汇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并成为普通话中的新兴词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用所陈建民研究员1993年的统计,已经融入或共存于普通话里的香港词语有:政法类43条,经济金融类70条,商业类70条,科学技术类44条,教育类12条,交通邮电类20条,食品用品类41类,文化娱乐类46条,婚恋家庭类18条,性事类19条,现代意识类75条,称呼类71条。香港词语除了向普通话输入新词新用法之外,还输入了新意义(包括色彩义)。例如,“广场”在内地和香港都指“露天的、敞开的、广阔的场地”,但是香…  相似文献   

3.
王正 《秘书》2011,(6):35-36
台湾与内地的长期隔阂,加上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两地的词语,尤其是对外语专有名词的翻译存在很多差异。秘书在起草文件(合同、协议书、书信等)时应当注意辨析,正确使用。这里罗列一部分组织名、国家名、地名等的两地不同译法,仅供参考。破折号前面为台湾译法,破折号后面为内地译法。  相似文献   

4.
宏观     
<正> 专家认为内地与香港CEPA是“大中华经济圈”起点 就在内地与香港的CEPA尘埃落定的时候,内地与澳门的CEPA谈判也于日前在北京正式激活。有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内地与香港CEPA的签订是中国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大中华经济圈开始画圆的起点。所谓大中华经济圈,是指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全实现自由  相似文献   

5.
闲话“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实,“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人贵物贱”。一次,他家的马厩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急忙便问“伤着人没有?”而不是问“马怎么样了”?古代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重才求贤的例子。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他想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枝,经化学处理后变成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但当时他自己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无力再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这个项目的前景,将金融圈内很有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过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成了一个多法域的国家。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法律渊源,其法律制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差异。然而,它们又同归“中国”之下,其历史与文化的共同性当是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7.
“缺斤短两”一词是在我国实行市制计量单位时期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普遍,其意思是指商人在做买卖时不按量付货,从中克扣顾客。我国在废除市制计量单位实行法定计量单位之后,有人曾相废掉这个词,用其他词语代替,原因是这个词里有非法定计量单位“斤”和“两”。应用一段时间之后,不但没有废掉这个词,反布把该词搞乱了,甚至在国家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出现了不同的提法。比如,“短斤缺两”、“缺斤短量”、“缺秤短量”、“缺秤少量”等等。笔者认为:“缺斤短两”一词里的“斤”和“两”已不是计量单位,而是两个概数词。在…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幻象     
夏不安 《中国企业家》2006,(19):110-110
“电子部落”指跨国公司,“全球化3.0版”指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金色双拱理论”指有麦当劳分店的国家彼此不会打仗,“金紧身衣”指WTO原则……没有比《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更能把错综复杂的世界事务归纳成简短巧妙的词语、耳熟能详的趣闻和简便易懂的选择题了。  相似文献   

9.
梁文心 《英才》2010,(8):98-99
在内地,ECFA火花并没有被点燃,倒是在岛内被列为头号议题。台湾媒体更是争相用斗大的标题宣告:台湾将进入“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教学和应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日语词语在字典中对其意思上的解释非常简单,而实际应用却相当广泛,而且还极容易出错.下面就几个常用词语进行一点肤浅的说明.一、此语译成中文是“实在”、“太”的意思,而日本“新明解国语辞典”上的解释是:“千言万语费、自分表意压缩表现费了千言万语,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心情的一种压缩语).当表示谢意时,用,表示歉意时也用,甚至分别时也说.当回答别人提问时,有时也用.那么一词究竟有几种用法,表达什么意思呢?据我们查阅大量词典、书籍以及和日本人的交往中发现一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相似文献   

11.
张谦 《秘书工作》2014,(11):69-70
正顿号是句内标点的一种,层次上分号逗号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语,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12月30日发布)规定顿号有五种具体用法,其中第一种是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⑴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⑵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实际上,在并列词语之间,由于个人风格和习惯不同,有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的时候,我家买了房子。于是,装修这个令人头痛却又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整个装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其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选装修公司———“游击队”还是“散兵游勇”。装修公司不需要多加解释,所谓“游击队”指由水电工、泥瓦工、木工和漆工组成的相对固定的施工小组,有“组长”负责协调施工;所谓“散兵游勇”指的是独立的装修工人,比如水电工,他们与其他工人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合作关系,当然也没有“组长”。如果翻翻报纸或上网浏览,奉劝消费者莫选“游击队”的信息扑面而来,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模糊词语的定义对其范围进行了基本的确定,指出“模糊”主要在于词义的模糊;接着观察了这些模糊词语在广告中的应用,发现它们在广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模糊词语的运用甚至成为了广告语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人,起初无论智力还是知识都表现平平,但到后来却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赚了很多钱,办起了很成功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等。而那些智力超群的所谓“聪明人”,最后却由于种种因素平庸地走完了一生。是什么因素让这些智力和知识表现平常的人后来居上,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十分“聪明”的人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略论英语委婉词语的产生及其应用张春玲一,英语委婉词语的产生语言是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I。其发源于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之中,发展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深化所需。这是任何语言的共性规律。英语与所有语言一样,在形成语种的初期,是没有委婉词语的。委婉饲语...  相似文献   

16.
张源林 《河北企业》2014,(5):122-122
<正>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户籍制度下的特殊身份标识。由于中国社会制度与政策因素,他们在城市中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权利。在政治权利方面,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难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工人身份;在经济权利方面,农民工和城镇正式工人存在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现象;在社会权利方面,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所以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难以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文化教育权利,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一、法律责任 1、违约行为责任。所谓“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由于违约给委托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违约法律责任。比如,未能按期提交纳税申报表或出具审计报告书;或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 2、过失行为责任。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谨慎。通常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谨慎。对注册会计师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执业准则的要求,比如,未按特定审计项目取得必要和充分的审计证据的情况可视为普通过失…  相似文献   

18.
业主自治,既可以指业主的权利状态,也可以指业主们的行动状态,其可以和阶段、能力、活动、行动,甚至运动等组合为新的词语。在一些省市的物业管理地方法规里,也曾经写入“业主自治”这个词汇。比如,2007年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三条,“物业管理实行业主自治、专业服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法律层面,对“业主自治”缺乏准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常用词语的本义与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意义有一些差别,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就是如此.&;lt;现代汉语辞典&;gt;对“呆若木鸡“是这样解释的:“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而其本义却恰恰与此相反,是用来表现一种镇定自若、胜算在胸的神态.……  相似文献   

20.
康熙二十年 (1681年 ),清政府在平定三藩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定南王尚可喜 )之乱以后,东南沿海包括金门、舟山群岛等大小岛屿均为清政府所控制,中国大陆已完全统一。但在如何对待台湾问题上却出现了严重分歧。康熙皇帝反驳了错误言论,出兵收回了台湾。   在正式出兵台湾之前,清政府一直主张“招抚”,即用和平方式收回台湾。清政府条件相当宽松,答应清军不上台湾,台湾居民不剃发,也不必穿清服;甚至还放宽到“称臣入贡也可,不称臣,不入贡也可。”实际上,允许台湾实行和清政府不同的社会制度,让它们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