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力四射的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并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总量在全国居第二位的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落后于毗邻的江苏,更落后于广东、浙江。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内源性经济发育不良是我省与先进省市的最大差距所在。这无疑影响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山东是个经济大省,民营经济这一块不发展上去,是不完满的。”在10月18日召开的全省个体私营协会第五次大会上,省委书记张高丽说,“山东的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慢,比起兄弟省市,差距还很大。”个私企业纳税额,我省是广东的1/32002年以来,我省将民营经…  相似文献   

2.
郑鼎文 《南方经济》2005,(10):50-52
广东要有意识地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利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机,同东盟结成区域战略伙伴关系,使东盟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后方根据地”、“避风港”。因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以及地缘经济理论都显示,东盟是广东施展“走出去”经济战略的最佳舞台。广东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对策有:以“泛珠三角”为依托开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建立广东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投资平台、信息技术平台等。  相似文献   

3.
与沿海先进省份相比较,我省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存有许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自1997年以来我省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相比之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演变速度慢。2000年我省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4.9:49.7:35.5,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较广东、江苏、辽宁、浙江高出4.5、2.4、4.1、3.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又分别较广东、江苏、辽宁、浙江低3.8、0.8、3.5、0.8个百分点,且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重大转折。维持中国经济如此高速增长的方式,还是“三高一低”(高消耗、高投入、高成本、低附加值),这对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转变粗放式增长方式,涉及到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资本市场的更加开放和流动、扩大企业的规模、清除企业的体制障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东、江苏两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都是经济发展走在前面的首份,但近几年来江苏与广东的经济增长出现某种差距,怎样看待这个差距?本文试图比较两省经济增长原因和条件的差异,寻求它的原因,以利于两省经济的共同发展。一、两省基本经济增长情况比较广东、江苏都是沿海省份,解放初江苏经济实力比广东强,至六十年代初期,两省差距已逐渐缩小。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广东为142亿元,比江苏的156.5亿少13.5亿元;国民收入广东为80.85亿元,比江苏的74.9亿元,多5.94亿元;财政收入,广东为20.4亿元,比江苏的18.8亿,多1.4亿元。两省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在十大工业部门中,广东在冶金、石油、机械、化学、造纸等五个部门的产值多于江苏。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表明,广东工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让位给江苏。而在“百强县”的评比中,广东的顺德也首次排在江苏的昆山之后。这是否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最早出现2003年7月24日的广东省政府的一内部文件。文件指出:广东要“与周边省区和珠江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合作,构筑一个区域经济体系。”2003年11月广东首次正式公开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在这前后在广东省政府的积极组织下,通过召开会议,签署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表明,广东工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让位给江苏.而在“百强县“的评比中,广东的顺德也首次排在江苏的昆山之后.这是否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外贸出口的迅速发展,促进和带动着广东甚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近五年来,广东外贸出口发展呈现二个特点:其一是五年来增长速度呈“N’字形,第一年低,第二年高,第三年低,第四和第五年更高;其二是大部分的年份出口物量的增长快于出口创汇额的增长,反映效益仍不理想。本文通过出口成交价格指数的编制,研究创汇额增长与出口成交价格增长不同步的程度,分析其原因,探索其改善的途径,以便政府和企业保持更清醒的头脑,力争广东外贸出口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0.
江阴大桥的贯通缩短了上海与苏中的时空距离 ,加速了经济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便捷的交通可能导致回流效应 ,苏南、苏北可能形成更为显明的落差。如若大桥两侧的大融江大交流能带来江苏南北的互补效应的共同发展是最佳选择。其中 ,苏中中部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为苏中中部的崛起将带动江苏全省的发展和整个长江金三角新一轮的再发展 ,对我国 2 1世纪长江战略的实施有强大牵动作用。为此 ,苏中中部必须在上海经济圈中扬长补短 ,既不过高估价江阴大桥贯通带来的“接轨”效应 ,也不过低估价其带来的回流效应。  相似文献   

11.
4月2日,长期从事殡葬政策研究的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社会学学殡葬改革专业委员会会长范英向媒体提出“经济适用墓”的概念,他认为“入土为安”这种传统观念与现在的土地稀缺形成矛盾,供不应求,是导致墓价过高的一个原因。他提出,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商品住房时,能推出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在阴宅方面同样可以借鉴。范英还认为墓地太贵与殡葬行业的垄断有很大关系。范英表示,殡葬行业不像石油等行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12.
4月2日,长期从事殡葬政策研究的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社会学学殡葬改革专业委员会会长范英向媒体提出“经济适用墓”的概念,他认为“入土为安”这种传统观念与现在的土地稀缺形成矛盾,供不应求,是导致墓价过高的一个原因。他提出,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商品住房时,能推出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在阴宅方面同样可以借鉴。范英还认为墓地太贵与殡葬行业的垄断有很大关系。范英表示,殡葬行业不像石油等行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13.
秦朝 《珠江经济》2007,191(7):1-1
初步统计,今年1到5月广东GDP同比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似乎预示着广东经济又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然而,宏观层  相似文献   

14.
在造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与传统线型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线型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物质单向流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在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的原则下,倡导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封闭式环型经济,从而达到经济生产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提前实现小康,是广东“八五”时期经济建设的总目标,也是当今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那什么是小康?1979年底邓小平同志在宏观方面作过勾画:“即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10余年来美元汇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参照1990年的美元汇率,800美元可折合人民币4000元。这样,当一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4000元时,就可以为该地区在总  相似文献   

16.
据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结果,2001年最发达县的前10位依次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昆山、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江苏太仓、上海南汇、浙江绍兴。一、最发达100名县(市)是我国县域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面临五大“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被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这种“两高一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原因与广东存在金融风险的潜在可能因素 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成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粗放增长,“经济泡沫”严重。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靠高投入、铺摊子的粗放增长;二是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增长。振兴经济也有两种办法,一是依靠金融炒作,投入不实而企求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业,如房地产等,形成表面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二是扎扎实实地坚持“实业救国”的方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东南亚金融风暴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靠的是上述的第一条道路。错误的选择带来错误的决策,依靠高投入追逐高利润,忽视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产业结构停留在初低级水平,大量资金找不到高获利的捷径而走上“地产泡沫”,房地产供过于求,银行呆账急增,为孕育着金融风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浙江GDP将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趟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日前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也仔在着马凯主任所指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小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并面临生产要素日益紧张的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十字路口:是继续改革开放,还是走回头路?是走市场化道路,还是走回计划经济之路?姓“社”姓“资”争论不断,全国人民处于彷徨之中,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人更觉十分茫然.广东经济学界因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正挨批判,北京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研讨会上说,广东“倡导市场经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一时间,乌云密布,压力很大. 1992年春天一声惊雷,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