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2008—2011年间发生并购的煤炭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利用事件研究法和EVA对其短期和长期并购价值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短期内为样本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正向价值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并购给企业造成了价值的毁损,产生负向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将证券市场上发生过内幕信息操纵的案例与非内幕信息操纵的股票通过事件研究法进行市场反应的对比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两个样本的石CAR^——在1%水平上都显著.内幕信息操纵样本的石CAR^--在公告日前25天就显著异于零.说明内幕信息操纵的普遍性和信息提前泄漏现象非常严重:对比两个样本的CAR^--曲线和均值差异在1%水平下显著.得到目前的内幕交易更多是基于内幕信息的市场操纵和两个样本的市场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俞绍文  张磊 《企业经济》2015,(1):181-184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大股东内幕交易行为所造成的股票市场变量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和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重大信息公告日前有所上升,公告日后则会显著下降;平均异常波动率在重大信息公告日前的较长时间内比较平稳在公告日前几天则会小幅增加,在信息公告前日或后日更会急剧放大,随后就急剧下降;日均换手率在信息公告日前急速放大,而在公告日后急速下降且在会告回前某一段时间比其他时间段都要大。只有建立违规甄别模型,加强对重大信息日的监测,规范、完善和推进信息披露制度、惩罚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有效地抑制大股东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则依赖于资本市场有效性.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和分析指标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并购能给并购企业股东带来超额收益、提升企业价值,但盈余指标提升不明显,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研究结果迥异;我国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半强式有效,研究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局部适用,盈余指标不适用;对于总体并购事件以及不同类型并购,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中的自由现金流与EVA指标分析结果一致,事件研究法可以被使用;对于是否关联交易的并购绩效研究结论则相反,市场存在“关联交易恐惧”,事件研究法不适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我国股票市场2007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的期间已完成且可确定定价基准日的176次定向增发为样本,进行了日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6.
李梅 《财会通讯》2014,(11):87-92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短期内实现资本大幅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开历史数据,运用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2006-2011年间首次发布并购公告的4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20个并购事件样本的股东财富效应。结果证明,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并未给股东带来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行业因素对多元化并购短期绩效存在一定影响;在剔除行业因素后也没有给股东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行业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绩效实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时,多元化并购随股权集中度提高,短期绩效下滑;同行业并购短期绩效随股权集中度增加而提升。国有性质与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正相关,但对同行业并购统计上显著,对多元化并购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样本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率(CAR)、超常换手率(AAT)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泄漏从而导致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削弱了资本市场效率。因此,必须强化信息披露与监管,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从1998-2011年选取的8391个有效样本中,分别比较交易前卖方前三年平均利润率和卖方当年利润率,结果发现,交易前卖方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0.2762%,交易后卖方当年利润率为1.5538%,总体来看,并购重组的卖方公司的整体效益有轻微改善。但进一步的计量研究表明,一旦卖方交易前三年利润高于13.1157%,卖方交易后利润率将变为负数,如果卖方交易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24.1801%,交易后利润率则下降到-1.3398%,下降幅度超过25%。与此同时,在选取了1998-2011年10664个买方有效样本后,发现买方公司交易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24.1801%,交易后当年利润率下降到4.9674%,下降幅度高达19.2127%。这说明,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在交易前三年如果利润较高的话,交易后当年利润率都呈快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内幕交易不仅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更使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文章选取被证监会以及司法系统按照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判决的历史数据为样本,最终选择了28个样本股票,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检验,发现中国证券市场明显存在内幕交易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毅 《价值工程》2009,28(11):146-149
经过5次并购浪潮之后,关于企业并购的效果以及如何来评价企业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内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法和EVA法。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文献梳理,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为正确评价并购绩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国美电器和三联商社的合并案进行分析,采用基于超常收益的事件研究法研究上市公司重组的市场反应.通过计算合并日前后[-11,13]区间25个交易目的超额收益率及累计超额收益率,观察两企业合并前后市场对其价值的反映情况,分析合并事件对企业股东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并事件并没有给两公司的股东带来预期中的超额收益,相反,还给双方股东价值造成了一定的毁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下不断加快,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国际化进程的主流。文章以腾讯公司为例,以事件研究法为主、财务指标法为辅,分析其并购Sumo Group的绩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并购日前后十天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最终的数值是正向的,腾讯公司的股东由此获利,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市场绩效。因此,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可以为同类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取了事件研究法,考察了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前后的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异常收益率,研究了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对公司股价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将会在短期内给公司股价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说明短期内市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更名行为存在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很多实证检验都认为并购绩效不尽如人意,但无法解释实务中并购事件风起云涌的现象。基于此,文章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大胆提出了国内值得拓展的几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邓蕃 《价值工程》2020,39(8):181-183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几年里,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并购涉及的领域和规模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监的有效手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促进了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一些巨型企业和跨国公司重新得到了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10~2011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票收益率和行业收益率为基本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在事件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布有助于提升股价,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会提前反应;公告前停牌的公司在复牌日之后对股价的负面影响大于公告前未停牌的公司;股票期权对股价的影响大于限制性股票。  相似文献   

19.
夏喆  徐莎 《企业导报》2014,(18):1-2,5
2002年以来,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房价迅速飙升。从2010年到2013年,虽然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等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的股价变动进行考察,分别分析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三个政策颁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大幅度放宽了企业并购,并将重点集中到金融、电信、能源和保险业等领域上,致使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也由此带来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