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不断加剧。持续的高校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供远过于求的严峻形势,大学生"蚁族"群体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群体虽拥有较高的学历,却因为收入的拮据和工作状况的不稳定而逐渐沦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本文对"蚁族"的定义、特征、形成的政策原因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蚁族,寓意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研究表明,仅北京地区保守估计蚁族就有10万以上,此外,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大规模存在。蚁族群体感觉最大的是压力,86.6%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在城市生活有压力,46.4%的人表示“压力很大”,在众多压力中,房子是蚁族的压力之首。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10,(1):143-143
“蚁族”,指“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高智、弱小、群居,这是《蚁族》一书描述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特征。所谓高智,即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所谓弱小,主要指低收入;群居,则指聚居的生活状态。这几点都很类似于蚂蚁,遂称之“蚁族”。大学生曾被视为天之骄子,人中龙风。时闻近年大学文凭严重贬值,但昔日龙凤,今朝蝼蚁,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革,"蚁族"问题日益凸显,"蚁族"群体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平台和就业政策等措施,以此来更好地解决"蚁族"群体这一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是大都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开发问题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绿化隔离带政策是城市管理对策中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和开发,但"绿隔"政策下,城乡结合部没有得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容易形成盲目开发建设的局面,其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绿隔"实施下其时空演变规律、特点和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模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土地开发的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农村交叉接连地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它的城乡结合部。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域广阔,问题较多。研究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促进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紧迫的课题。本文拟从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作一些探讨。一、城乡结合部的形成与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蔓延,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市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乡结合部在空间形成与演化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城市,尤其中心城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视角与结论难以准确地解释中国城乡结合部空间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基于居民经济社会特性的生产消费能力、社会网络结构与行为选择特征等对城乡结合部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空间效应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居民的经济行为选择,致使城乡结合部陷入不良发展的泥沼。鉴于此,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改造应充分考虑居民经济行为特征与生产生活需求,并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促进城乡结合部空间优化的同时,实现城市和谐与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部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文献综述法,基于已有的研究,给出城乡结合部的界定原则,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尝试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城乡结合部的界定方法;指出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应从统一的视角对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进行划定,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为城市的理性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地推进安置工作,但其所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却带来了城市内部新的"城乡"分裂以及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间新的隔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大混居、小聚居"的安置模式既能促进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再构与生长,又能促使各群体共同生活背景的形成,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结合部问题在各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征地拆迁问题更是城乡结合部问题研究中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拟就城乡结合部征地拆迁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认为:城乡结合部征地拆迁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文思路是先简单的从概念界定入手,继而对城乡结合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释,分析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找出其症结所在,并在文章结尾部分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推动城乡结合部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焕琴 《企业导报》2012,(12):227-228
"夹心层"泛指在就业和生活境遇中处于不上不下境地的人群,他们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活跃力量,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本文主要探析三个新生力量毕业却不能马上就业或者就业后低收入的大学生群体(即"蚁族")、失业返乡而又无地可耕无业可就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高昂房价付出代价的年轻白领的"夹心层"的政治态度及其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营常艳 《价值工程》2011,30(23):301-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偷盗现象为代表的治安问题却呈现出严重的态势。偷盗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不利于城乡结合部协调发展。笔者结合调研成果,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来探析城乡结合部偷盗现象严重的原因,并针对偷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会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借鉴复杂科学管理理论,提炼出了影响结合部地区管理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土地、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互动模型,指出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是多因素影响的系统问题。进而从城市发展规律、区域功能定位和城乡二元体制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导致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的体制性根源,提出要以创新带动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促进结合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江西省吉安市工商局在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农资经营户的仓储点和假劣食品“黑窝点”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缘何成为不法分子趋之若鹜的理想地带?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结合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靳东祥近几年来,我市城乡结合部都建立了一整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体系。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基本上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新格局,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城乡结合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农村管理体制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的失效,指出这是导致城乡结合部出现城市建设混乱、土地利用失控、社会矛盾集中等多种问题的根源,维护失地农民以及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城乡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乡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维护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和全社会的进步。深入贯彻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迫切需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真正把社区打造成为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城乡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乡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维护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和全社会的进步。深入贯彻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迫切需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真正把社区打造成为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