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优越性远远高于其它媒介。然而由于微博的匿名性,在"人人皆作家"的微博时代,其为侵权制造了机会,尤其是在著作权领域。本文针对我国尚未完善的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从微博的著作权出发,为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浅显的建议,以提高人们对网络著作权的敏感度,从而保护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将网络资源纳入我国著作权保护体系意义重大,本文着重阐述网络著作权中的作品认定以及权利确定,论述了网络作品中复制的特殊性,最后笔者针对我国正在建立新的著作权保护体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将网络资源纳入我国著作权保护体系意义重大,本文着重阐述网络著作权中的作品认定以及权利确定,论述了网络作品中复制的特殊性,最后笔者针对我国正在建立新的著作权保护体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灵敏 《企业经济》2012,(7):182-184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著作权保护带来了诸多困扰。在网络著作权保护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发挥了良好的规范作用。但是,该体系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权益失衡情况依然存在,尤其在归责原则、损害赔偿、授权机制、权利限制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对此,应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通过市场途径寻求授权许可,进一步扩大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范围并规范其适用方式等措施,使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无明确作者但可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总品的总和。与一般作品相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的产生和演绎方式,因此其法律保护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法律保护力度不足,同时缺乏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和延续。本文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无明确作者但可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总品的总和。与一般作品相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的产生和演绎方式,因此其法律保护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法律保护力度不足,同时缺乏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和延续。本文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会再因为文学修养不够而止步于网络表达,不会再因为时间不够而放弃网络表达,更不会再因为理论基础的不足而怯场于网络表达.从2009年微博运营商正式推出微博服务到今天,微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八个年头,而短短八年年的时间,让微博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交流的工具.在这种现实的背景下,原本几乎属于媒体专利的著作权也随着这种"自媒体"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本文从微博的特点着手,探讨微博著作权争议的实质,提出了侵犯微博著作权的种种表现,并对微博著作权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也在网络环境下受到了严重挑战,单纯依靠技术、个人自律及诉讼途径仍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不能全面、有效的保护互联网著作权。所以从行政法角度入手,构建规范可行的法律体系与执法体系,为互连网著作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9.
罗逸宁 《现代企业》2020,(4):111-111,107
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为社会大众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近年来国内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侵犯他人著作权,抄袭、盗用受到现行法律保护的个人智力成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体系必须进行结构性优化改良,针对新出现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进行立法限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明确划分法律责任主体,增设必要的罪名以应对现行著作权刑法面临的刑责主体多元化的挑战,及时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构建完善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不署名也是著作权中署名权的一种行使方式,但是作品不署名会造成某些不良后果,尤其是造成著作权归属问题的法律争诉。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违禁作品的讨论迄今仍未达成共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界主要争议集中在以下三点:违禁作品的概范围和认定问题、 著作权问题和保护问题.违禁作品应指内容和程序违法的作品.违禁作品在著作权法范围内享有完全著作权,但当作品的出版传播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时,则需要予以公法上的限制.关于违禁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应采权利行使限制说.此外,对于内容违法和程序违法的作品,还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违禁作品的著作权遭到侵犯时,根据权利内容的不同,给予不同方式的救济.  相似文献   

12.
胡旻雨 《活力》2022,(20):171-174
在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方式存储的网络作品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但传统技术手段在著作权维权中存在版权登记成本高、数字信息易篡改、侵权证据难保全等问题,为当今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困扰。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难以篡改、可追溯性的特征,有利于高效便捷地登记版权、可靠保全侵权证据、完整记录流转信息,为著作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然而,作为一项技术手段,区块链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合法性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从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合法性,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沈济泽 《中外企业家》2009,(18):186-187
合理使用起源于国外,是著作权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秉承了知志产权法的利益平衡传统,通过对著作权所有者权利与作品使用者权利的权衡,使社会精神财富得到流通与发展。而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还有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国法律实践中也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认为我国 《著作权法》 第4条第1款完全否认了部分违禁作品的著作权,未能履行著作权保护最低标准的国家义务,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实施措施的最低要求.我国删除了 《著作权法》 第4条第1款,但是并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对于违禁作品概念的准确定位,是分析违禁作品著作权的基础,也是解决违禁作品保护问题的关键.;并根据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以及出版权与著作权的区别,应当肯定违禁作品享有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方式,而不问作品内容如何,至于作品的出版、 传播应该交给国家行政法来规定.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著作权纠纷案件,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决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审判执法水平,笔者就当前几类常见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著作权保护领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有效的权利管理方式和利益平衡机制,对我国有关立法和信息时代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现行法律制度的缺漏之处.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著作权人权利意识淡薄;盗版活动屡禁不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仍处于空白;软件产品版权保护尚待加强。针对江西省著作权的保护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加大著作权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省人民的著作权法律意识;加强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肃清盗版活动;尽快建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大软件著作权保护力度,促进江西省软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对象呈现出横跨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几个领域的趋势.依据法律规定,商标可以每10年续展一次,所以对商标权的保护可无限期的延长,商标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诸如"作品名称、域名"等被作为商标注册,由于在这些领域内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处理时往往比较棘手,文章仅就如何保护作品的名称及其能否被非著作权所有人作为商标注册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著作权,是指在互联网传播中,作品所体现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网络著作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数字化的产物,建立在传统的著作权基础上,并不因其数字化而丧失对其保护,相反,正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虚拟性,降低了侵害著作权的风险与成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资源共享的理念生根发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显得日益突出,本文试对网络著作权的相关问题及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笔尖转到指尖。正是因为这种的创作的便捷性、门槛低,信息泛滥化,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文学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大量的作品被肆意转载、抄袭。面对这些现象,传统的文学著作权的保护机制已经失去了效力,为了保护网络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激励其创作欲望,有必要制定法律去建立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