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2.
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会计处理(一)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会计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公允价值模式下自用房地产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根据新准则,投资性房地产既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企业自用的房地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当企业房地产性质发生转变时,由于计量属性的不同,会导致计量模式的转变。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当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确认和计量。具体包含: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相似文献   

8.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企业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当有证据表明其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时,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能否将其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调整计入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  相似文献   

10.
步瑞 《现代企业》2014,(7):70-7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法可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计量模式的转换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此会计调整事项引起的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会计政策变更业务处理中的难点,本文通过例解分析纳税问题及其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出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3号会计准则),并附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就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的用途转换问题和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质疑.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建议性观点。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引入了新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从而使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本文通过对比这两种模式在后续计量、转换、处置时的会计处理,论述了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决定因素.在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中,有97%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动机主要有:披露成本较低,迎合监管层谨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导向,基于业绩平稳的考虑.在房地产市场繁荣、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少部分公司为了增加融资数量,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也有部分公司管理层基于美化财务指标的目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无论是从会计资讯功能还是契约功能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理论上更适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助于增加利润的信息含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能为资本市场提供价值相关度更高的信息.因此,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完善准则的建设、倡导更多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当是监管层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冷琳 《财会月刊》2011,(8):19-20
一、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能否将其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调整计入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相似文献   

15.
一、利用公允价值可能进行利润操纵的分析 (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利润操纵 新准则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提供了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为:一是投资性房地产具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相关法规制度,比较分析了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两种模式.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允许企业运用公允价值模式或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指引、规定模糊不清,且我国楼市前景未明朗,因此建议各企业暂缓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资产不太适宜采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模式,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性。公允价值会对企业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又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推到风口浪尖,如何良性发挥该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优越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文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但在实务中大部分企业并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剖析,提出推动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业绩波动的程度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弱,房地产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第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属性的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当条件具备时,可以将成本模式转化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化为成本模式。并且,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核算。新准则这样规定,有两点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