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耕地大量被征用,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如何正确解决和处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当前最亟需解决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012年,陕西的城镇化率达到50.02%,到"十二五"末,陕西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7%,比国家目标还要高出5.5个百分点。快速的城镇化必将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如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要。文章从失地农民个体、政府以及经济发展三个视角来分析陕西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并提出应从农民自身和政府两方面缓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由于土地征用导致失地农民逐年增加。因此,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凸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就业出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而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出路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长安区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供需矛盾,即短期安置与长期生计、安置模式单一与多种生计资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调节需要在"大保障"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通过制度构建可以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之后面临就业转型的困境,社区作为国家的基层社会管理机构,应当在失地农民的就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现实中,社区在支持失地农民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完善组织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支持方式体系化和开发利用就业资源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为失地农民提供强有力的就业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民在土地被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被迫失去原来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就业机会。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农地产权制度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社会状况,因此,有必要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规定及其缺陷进行分析,从深化农地产权制度入手,改善农地承包关系,更妥善地解决当前中国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去了最稳定、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安身立命的基础。解决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根本。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措施。因此,应当制定妥善的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措施,提供法律援助,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市民化及社会保障等四方面,研究视野较窄,还有待于对失地农民的幸福感、就业状况、满意度及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生存境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致使农村征地问题频发。土地属于农民种植农作物,收获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一旦被征收,这些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也就阻断了其经济来源,无法对生活与养老做出保障。针对此现象,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通过不断改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来促使失地农民的老年生活可以平稳度过。基于...  相似文献   

14.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就业歧视和就业平等是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现象,反就业歧视的目的是达到充分就业,实现就业平等.而就业平等是以就业者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分配平等为主要内容,就业歧视却是对就业平等内容的践踏,本文就业歧视的认定予以说明,对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制度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成为实现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对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内涵、原则、理念进行重新认识,并构建关注长远生计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其养老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郊农民失去土地的风险增加,其面临的年老时收入降低的风险也增加,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失地农民年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地农民自愿参保积极性不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定位不清、失地农民个人缴费负担过重、各区养老待遇差距较大等问题,而将失地农民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深入昆明市西山区的基层进行调研,得到该地区失地农民的最新具体数据,剖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矛盾,提出了六项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部分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它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然而,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发展至今,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较多问题。根据这一情况,本文在分析劳动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对劳动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解决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