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城市中的社会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城市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地进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是生态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在建立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利用2003—2012年10年数据对2014—2018年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以及社会总体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没有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包头市在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将会发展良好,预测水平较高;但社会"软件"和"心件"方面发展水平不甚理想。同时,GM(1,1)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生态城市中社会发展各指数变化情况,适合预测社会发展各项指标,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环境下,资源型城市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但由于资源型城市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经济转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制定转型路径及其战略。本文为考虑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熵值法将"工业六废"转换为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数,并作为DEA模型的输出指标。随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多个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借助Excel对2000—2013年包头市的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熵值法获得了决策单元的综合评价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不高,转型成果不明显,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在整体上变化不大,并在波动中有所提高;单位GDP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数下降缓慢;包头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特殊背景和发展战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此模型考核评价了2011—2013年景德镇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水平,并与南昌、九江进行了横向对比。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景德镇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十二五"期间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文构建的考核评价模型,对正确认识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成果,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包头市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包头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能否做到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包头市人口现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以及作为样本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信息》2020,(2):72-77
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与挑战,建设"韧性城市"成为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塑造"平安城市"的全新战略选择。文章聚焦于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地区,评价其2009—2018年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韧性水平呈整体向好趋势发展,但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城市韧性建设的异质性较大;民族地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最后,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城市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生态韧性为主要内容,提出多维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策略措施,以期推动高韧性度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伴随经济的发展,其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目前面临较大的生态安全风险。本研究以深圳大鹏地区为核心,聚焦深圳、香港、惠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东部区域生态系统,研究该区域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广义生态系统的演变,提出创建"大鹏国家级生态共生区"的建议,并分析了其现有基础条件,探讨了创建大鹏生态区需关注的重点领域。该建议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建立一个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广义生态系统的示范,探索经济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大鹏生态区的建立,对该地区加强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和维护其生态系统稳定、安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从生态角度提供城市区域发展的创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芜湖市面临城市发展的新契机。本文把芜湖市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并由此构建了其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提出芜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选择2004-2008五年的数据对芜湖城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以追求人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技术进步和人类生态意识加强为推动力.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显著进步为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是一个基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系统过程.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  相似文献   

9.
许波  骆秀朵 《科技和产业》2023,23(23):115-120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将河源市2009—2020年的相关数据代入,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响应4个方面对河源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源生态城市建设虽有波动,但综合评分在逐步提升,总体是稳步增长的趋势。建议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内驱力;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缓解生态城市发展的经济压力;大力推进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建设:基于杭州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平 《浙江经济》2010,(11):57-58
建设生态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经济这一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以来包头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能否做到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包头市人口现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以及作为样本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融入天津"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大局,围绕构建繁荣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宁河,确定了2012年到2016年宁河经济社会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提出了今后五年宁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惠民富民为目标,以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一系列创新的招法举措,力求通过积极努力,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显著变化、民计民生显著改善、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开创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12,(12):19-26
目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正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积极打造生态天津势在必行。2012年11月24日,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本文深入介绍了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成、基本结构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国内外主要生态城市实践的案例,深入分析并探究了天津市的主要开发模式实现生态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和路径。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立以绿色GDP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健全社会主义环境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和路径。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立以绿色GDP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健全社会主义环境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以追求人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技术进步和人类生态意识加强为推动力,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显著进步为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于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绿色享受,城市园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园林的合理规划和地域的有效布局,不仅是提高城市生态文明物质体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方略.伴随着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及社会生态文明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着力探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机制,为城市园林建设生态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邢云  苏青 《北方经济》2006,(1):19-21
包头市是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和国家之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包头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做大经济总量、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或三年翻一番半的重大突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推进了全市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头10年是包头建设经济强市攻坚阶段,发展的任务十分迫切和艰巨,面对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加快经济强市建设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决定了包头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里水镇提出了全面建设"南海东部的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生态新城"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建设"生态新城"是里水今后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里水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是人类要寻找的"诺亚方舟",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理论依据,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三赢",其中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前提,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培育生态文化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