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阮灼华 《魅力中国》2013,(10):120-120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物理教学过程本身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亲身体验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这样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琦慧 《魅力中国》2011,(14):223-224,220
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追求目标之一。但当今中职生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制约了数学课堂中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本文拟从教师真正尊重学生,整合数学教材为学生专业服务,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来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在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需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培强 《魅力中国》2013,(10):143-144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学习观,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上。物理是一门重要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5.
张兰锋 《魅力中国》2010,(34):283-28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中学物理.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陛很强的学科。物理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求索、探究、纠错、发现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学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被动接受了多少物理知识或结论,而在于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而物理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现就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来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应注重利用生活资源,让物理教学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终生志趣;创设物理情境和模型,深刻理解物理问题;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弥补课堂观察、实验的不足;还生活于物理,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洪远道 《发展》2012,(12):123-123
一是体育教学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方法的传授,素质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形成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教学,还要注重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渗透,为未来的发展树立信心;不仅要通过锻炼增强体质,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物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是本次课改新增设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一、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方法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如有关物理知识的,有关化学知识的,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魅力中国》2014,(23):213-213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而高中的物理课程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也直接影响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结果,由此也造成该学科在高考的考试过程中依然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鉴于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高考及其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科学的始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初中科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探究式教学,直  相似文献   

13.
徐寿忠 《魅力中国》2009,(29):30-31
物理(Physics),全称物理学。它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固有的学科特点,对物理教师的学科素养、授课技巧要求极高。笔者在多年物理教学中发现,物理教学不能单纯教授学生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题技巧等,还要渗透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过晓芳 《新西部(上)》2009,(8):193-193,196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分析了运筹学的学科特征,提出了运筹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主要是: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渗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渗透途径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课程设置个性化和多样化;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体育人文环境;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推进评价方式全面化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科技信息》2019,(35):57-59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推进"金课"建设具有其必然性。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深化"主导—主体"教学模式;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课程教学示范点。文章认为高校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课程考核内容的转变、跨学科教学活动的普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郝玉霞 《黑河学刊》2013,(9):104-105
物理在高中的所有学科之中,应该算是一门难懂的学科。真正学会物理,就必须掌握物理的理念,也就是物理的原理,单单教授公式和计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当代新课标、新课程理念的出现,更是给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新旧教学方法的比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必要性、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等几方面,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韩建锋 《魅力中国》2011,(8):172-172
我国物理课程标准的阐明了,职高阶段物理课程则属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在职高物理课程中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并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程度,继续学习科学技术。然而,目前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职高物理课程的要求较之初中明显提高,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的优劣分化直接影响到职高物理的教学质量,要想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必须加强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工作,从而达到学生物理基础素质普遍提高目的。  相似文献   

19.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有效性。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不同教育阶层和学科渗透。文章结合翻转课堂就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牛淑霞 《魅力中国》2010,(8X):77-77
<正>"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基础理念的概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将从乏味、沉闷走向和谐、欢快、富有情趣中。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