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解放了生产力,催生了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稳定和谐创造了就业条件。我省民营企业众多,就业吸纳能力强,全省新增就业岗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民营企业已是我省社会就业的绝对主渠道。“小企业解决大就业”是我省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战略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文懿 《中国经贸》2010,(12):66-6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北京存在人口就业率不升反降的现象,就业压力日趋严重。通过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问题的数量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由此得出要正确处理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使得经济增长能有效的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权威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115万,2002年145万,而今年,总数将达到212万,增幅近50%。2003年迎来高校扩招后首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足70%,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改革的基本成就,是在就业领域中引入了市场机制。纵观整个改革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改革的下述措施都直接间接地、程度不同地在引进市场机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在就业安置上实行劳动力由国家包下来统一分配到全民单位和全民化的大集体单位。“三结合”就业方针改变了这种做法,实行了多渠道就业,可以由劳动部门介绍就业,也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可以到全民单位就业,也可以到集体和其它所有制单位就业,还可以从事个体经营。“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行,不仅开辟了非国有经济的就  相似文献   

5.
杨诚 《发展》2007,(6):27-28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促进高校毕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全省有近13万名非师范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每年的就业率都稳定在85%左右。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相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采取积极就业方针和多种政策措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努力实现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宽,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职工工资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宋欣欣 《科技和产业》2023,23(7):111-116
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质量的提升对稳就业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同时,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升级路径来提升就业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国家当前就业质量,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实施改革开放20多年中,就业稳定增长,劳动生产率稳定提高。本文力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与结构的变化,及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促进就业和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已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文章主要对就业审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内容进行探讨,以便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2010年整体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促进自己所带大学生就业,我以哲学思维来推进就业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技能,积极寻找了好的就业机会,整体实现了比较好的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1.
徐守盛 《发展》2004,(8):2-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了周密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社会多方面大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我省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大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一部分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也要看到,我省经济欠发达,就业压力大始终是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两抓两放"重大举措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还将有一些职工下岗分流,甚至失业.加之社会其他方面的就业压力也很大,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形势是非常严峻和紧迫的.为此,我们必须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二五”以来全区就业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区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得到完善和落实,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保持了全区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截至2014年3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5.5万、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1034.2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4万人,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84.4%、85.3%、85.7%、91.1%;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8%;全区共有50.8万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了就业去向。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2007,(10):1-1
我省有残疾人224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且达到就业年龄的有110万人。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已经就业70万人,就业率达到63.6%。实现了以福利企业集中安置为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就业难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尤为突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原因,一是女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二是外在的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魏小文 《北方经济》2012,(4):102-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能否解决好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己成为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应有所作为。本文在介绍我国现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完善促进我国就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雁荣  史正保 《发展》2008,(10):101-102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甘肃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我省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省城镇就业规模继续扩大,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正逐步形成.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突破万元,离岗职工人均生活费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慧娟 《江苏改革》2001,(12):48-50
我国是有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尤其自1993年以来,由于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失业人口规模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失业率为3.3%,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创造就业岗位、降低高失业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非正规就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缓解就业矛盾、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鲍亚明 《宁波经济》2004,(11):16-18
灵活就业相对于传统的“正规就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是当前宁波市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营造促进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对于扩大就业,切实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入手,探讨了就业质量、就业教育、就业率,提出了“灵活就业是实现大学生从拥有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化的过渡形式和弥补形式”,同时提倡“灵活就业是大学生应该适应的一个过程,也是大学关注的一种就业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