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重视师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齐头并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大部分“95”后大学生的荣辱观是积极健康的,但少部分同学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优化培育环境、加强师德、课堂建设,把好荣辱观教育的第一关和主阵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将荣辱观教育带入主战场等四个科学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其道德状况将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在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也面对着道德追求的困惑;功利思维对传统道德的挑战;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的冲突等现实的情况。而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存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经济体制的变革给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道德的建设。为此,必须从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强化道德教育,从而对于大学生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宪伦 《新远见》2011,(4):63-7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组成之一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伦理学新基点。本文在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要义进行话语分析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基点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现代道德建设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若干认识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华 《集团经济研究》2007,(21):330-33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导我们新时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在高校加强现代人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现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速经济建设的腾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对目前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在教育过程中应理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塑造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构建一个多渠道的教育系统:青少年学生应当把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校方面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个主阵地,建设知荣明辱的校园文化;同样要抓好家庭教育,夯实青少年学生知荣明辱道德形成的基础;并注重舆论引导,德风感化,积极营造知荣明辱的社会风尚;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发挥合力作用,积极营造知荣明辱的社会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为此,必须要以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最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对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道德新标杆,必将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必须有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社会心理,有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标准。荣辱观不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锻造社会的文化品性,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八荣八耻”,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道德风尚,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道德大国面临的道德困境亟需“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以“八荣八耻”为标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首先要对大学生加强耻感意识教育,确立其做人的最基本的标准,从而守住道德底线;并在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强化主流意识教育,使每个人努力攀升道德的更高境界,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八荣八耻”兼具了这两个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现途径,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着关键作用,对社会的文化进步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高校可以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正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所必须的.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来说,重点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教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学术不端现象的频出突出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本文积极响应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发出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号召,结合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出高度重视,广泛教育;弘扬师德,言传身教;制约惩处,双管齐下;激发兴趣,良性互动等建议,旨在加强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4.
刘春瑾  席家福 《民营科技》2013,(12):277-278
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奋斗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情感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现实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准则,才能全面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艳秋 《活力》2013,(9):3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主旋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神支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6.
蓝玉林 《活力》2011,(8):236-237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冲击,重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十分必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从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的内在建设和道德制度、道德环境等外部机制方面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但当今的会计行业,荣辱不分,诚信缺失;要解决会计诚信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努力培育和树立会计荣辱观;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德法并重,重塑诚信会计。  相似文献   

18.
诚信刍议     
刘艳 《活力》2006,(2):66-6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明确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新时期全社会大力提倡的基本道德规范。培育诚信公民,建设诚信社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培养公民的道德情感,引导公民积极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9.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年来,我们积极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切实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塑造…  相似文献   

20.
张冕 《活力》2008,(1):57-57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由一元向多元化转变,思维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多元、多变、多彩的社会文化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加强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