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GDP等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之和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由此,可得出结论:投资是GDP的重要构成部分,投资增长越快,投资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曾多次出现过热现象,每次经济过热的原因和背景虽然有所不同,但均与投资增长率快速提高直接相关。由于中国经济运行中严重缺乏资本性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十分依赖信贷资金,因此,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信贷的增长,形成“信贷型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地方国企投资中政府干预的动因以及相应后果。以上市公司(2000~2006)为样本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当地GDP增长,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了地方国企过度投资,在市场化进程越慢的地区或GDP增长相对业绩表现越差时,政府干预动机越强烈,使得该地区国企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且,政府干预并未因政府持股方式变化而改变,政府间接持股与直接持股的地方国企同样受到政府干预而发生过度投资。本文结论也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模式转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1994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增加的拉动作用最强,西部次之,这说明我国中西部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最近,松花江被污染的事件暗示,中国必须找到一种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的方法。中国以GDP为标准来考核地方政府已导致地方忽视增长质量。笔者认为,中国应当采用国内生产净值(NDP)来代替GDP,优化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推动中国从资源消耗型转为优化质量型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中国经济加速增长,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1%以上,GDP总量有可能会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但同时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本币升值、贸易保护的外部压力和通货膨胀、收入差距扩大的内部困扰。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缺陷有密切关系。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消费拉动能力不足我们通常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设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X-M)代表净出口。GDP由以下几部分构成:GDP=C I G (X-M)从GDP的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来自国内居民与政府的最终消费、社会总投资,在对外开放的状态下,经济增长还取决于出口。也就是说,GDP由消费、投资、净出口构成。支出法下我国GDP结构年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GDP贡献率(%)拉动GDPGDP贡献率(%)拉动GDPGDP贡献率(%)拉动GDP2001 50.0 4.1 50.1 4.2-0.12002 43.6 4.0 48.8 4...  相似文献   

6.
易宪容 《金融博览》2014,(18):18-19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84个重点城市土地抵押贷款融资总额已经达到8.7万亿元,这些土地抵押融资包括了企业抵押融资、政府城投、建投融资等,但后两者占绝大部分. 这类融资在这几年快速增长,已成为各地经济增长及GDP拉动之动力,但也成了地方政府土地违规违法的主要渠道. 土地抵押融资迅速发展 可以说,近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债务融资的投资来推动的.无论是“房地产化”经济快速增长还是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几年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GDP增长一直保持在8%以上.在这种形势下,笔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命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与培养中产阶级呢?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有三架马车,分别是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不难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投资对GDP增K的力度正在慢慢减弱,进出口对GDP增长的作用也很难持久.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往“GDP锦标赛”考核下,政治和经济体制机制因素叠加共振造就了中国的“增长奇迹”。新时代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从“GDP锦标赛”向多元化转向,后者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遏制房价上涨。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着“经济增长”和“遏制房价上涨”的冲突任务,为避免晋升风险,一些官员可能会出现“为官不为”。基于此,本文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在对房地产倚重型经济地方政府提出稳住房价和发展经济两方面要求的同时,更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进行职责划分,并完善财税机制体制,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来源,激励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其解决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9.
人物     
《证券导刊》2008,(43):5-5
哈继铭:明年全球GDP增长一半来自中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我国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但他认为我国未来两年的GDP增长率仍将能达到8%。哈继铭认为,日前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预计在2010年前每年能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经济金融形势回顾2010年中国经济实现10.3%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投资、净出口及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中,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8%,推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依赖投资拉动。  相似文献   

11.
陈和午 《金融博览》2012,(17):12-13
上半年GDP数据显示“破8”后.关于中国经济能否挺住的议论甚嚣尘上,“保8”呼声再次涌动。当前政府提出“稳增长”的口号,但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有可能在现实中被演变为借机快进的态势。当中央4万亿2.0版刺激计划是否推出的疑问还萦绕在人们心头.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潮已现山雨欲来之势.宁波、南京、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面板数据的建模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区域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存贷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机构是推动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受到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地方行政性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信贷约束等诸多因素,从而金融机构对于投资的正向推动力度出现了由东向西依次递增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创造“中国奇迹”和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立下汗马功劳。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过去“土地—债务—增长”的模式已步入尾声,特别是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有投资意愿但无能力,民间投资则是有能力但意愿低下,这都对现行投融资体制提出一些新的要求,需要及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时代金融》2013,(3):22-23
GDP超万亿确实值得庆祝。但是,“万亿俱乐部”不是终极目标,我们更应该审视GDP的含金量,从而向更有质量的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过度追求投资拉动GDP的倾向。因为过多的依靠投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投资效益降低、环境问题增多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增速与GDP增速的偏离幅度加大,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效率降低的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治理目标体系带来的信贷和投资结构的系统性变化,可能是导致这种偏离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总量和分省宏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存在政绩竞争的压力,前期较差的经济表现会促使地方政府将主要的行政、财政和金融资源引导向更易掌控的基础设施领域,将其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这种现象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政绩目标相对单一的中部地区尤为明显。而过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的挤出效应等问题,会降低货币供应对长期增长的拉动效率。总体来看,当前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目标的基建投资偏好,是经济下行阶段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效率降低、长期经济金融风险持续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在理论界颇有争议,但存在一个适度规模,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当前我国的政府公共投资占GDP的最优比例应在1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巴罗法则”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迫切需要对我国的财政支出进行结构性调整,应提高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降低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并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财政政策的这一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换届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在这样的年份,除了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和投资增长都快于上一年。投资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每个“五年规划”都在第一年新开工了较多的项目,而第二年是项目资金投入最多的年份;GDP增长快,一方面是投资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与政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保增长”背景下,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也值得警惕。风险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可能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风险二:目前,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加上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一旦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和国内GDP下滑势头得到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加大了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风险三:在“保增长”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