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确立,给城市化赋予了新的使命,不但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新目标,而且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加速转型、社会建设整体推进、体制改革攻坚突破"三位一体"的驱动,浙江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实践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特征。特别是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确立,给城市化赋予了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沈锋 《浙江经济》2012,(11):28-29
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2011年,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62.3%,居各省区前列,但也存在着诸如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要素不均衡、环境不理想等一系列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浙江如何推进新型城市化,成为摆在面前亟待破解的科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浙江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主动力应集中到新型城市化上来,需以新型城市化所积聚的高端要素资源和所蕴含的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商务发达等,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深入1998年浙江正式提出推进城市化,2006年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这些,在全国来说都具有创新性。目前,浙江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处  相似文献   

4.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8,(21):56-57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率先提出“新型城市化”战略,2008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都市区为新型城市化主体形态,这是继1998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做出“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战略后的重大升级,标志浙江城市化已从县城、孤立城市形态向中心城市、都市区形态大跨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目前已经达到10.64%的水平,于2011年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城市化。但是从全国各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以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藏族自治区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西南五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存在的区域性特点,并提出该区域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社会、人口、生活环境为一体的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08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文章对我国31个省市(除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以此得出城市化发展的东中西空间差异格局,并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以来江苏城市化呈现人口向城镇聚集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式发生根本转换、城镇体系日趋合理等新特点;但也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化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为此应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都市困为重点促进城市化、实施“三沿战略”、推动制度配套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承强 《山东经济》2005,21(6):41-44
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环境、科技改善于一体的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及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辅助聚类分析,评价了2003年山东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严伟 《辽宁经济》2002,(2):19-19
辽宁省有关部门提出?要用十年时间,全省实现城镇化。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思考:城镇化能否代替城市化?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化,还是实现城镇化? 城镇化、严格地讲,不是一个国际通行概念,而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不符合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对京津冀地区近18年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京津冀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社会、人口、生活环境为一体的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08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文章对我国31个省市(除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以此得出城市化发展的东中西空间差异格局,并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化城乡一体化认识 提升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加元 《浙江经济》2003,(16):28-31
1998年,省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城市化发展战略。这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性突破和根本性跨越。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城市化水平由原来的36%提高到43.5%,按“五普”口径已达到52%。在新形势下,允分肯定城市化工作成绩,对我们认识城市化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相关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没有长期决定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的结论,同时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提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12,(5):4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已成为支撑中国下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就业、资源环境与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发展是以产业结构演进为依托,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基于商洛市1979—2015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发展与互动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商洛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靠什么?加快城市化进程,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议程人们的共识。为此,国家在“十五”期间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政策性问题之一,并提出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预计在2010年,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42%左右。城市化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城市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地  相似文献   

17.
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必须寻求和释放潜在的需求动力。无论扩大投资、增加出口,还是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都同人口城市化密切相关,城市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然而,只有弄清城市化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三次历史性转变的来龙去脉,才能把握发展的方向,提出富有成效的决策选择。第一次转变:城市化驶入"快车道"把握好城市化的速度和节奏1.20世纪后半叶和进入21世纪以来,是人口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据联合国人口司提供的数据,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29.8%,1980年上升到39.6%,2010年上升到50.0%,2011年首次越过城乡人口"对半开"分水岭,开创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印城市化基础、城市化动力、城市化演进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作用四个方面的比较,结合国际经验,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两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提出中印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城市化经验、取长补短走出一条更为合理的城市化之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柳刚 《辽宁经济》2012,(7):32-33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化创造了供给,城市化创造了需求,两者的相互匹配、协调发展将是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为例,阐述辽宁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布局和思路,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县级城市化及其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县级城市化概念的提出及内涵城市化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的过程。通常衡量城市化水平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来决定。2003年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60座,小城镇2万多个,城镇人口5.10亿,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世界城市化经验和诺瑟姆的城市阶段划分理论,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策略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在这个总方针下,我们认为应根据我国实际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