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土地整理的五个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具有极化效应,是和谐社会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城市扩张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拥有适宜的土地要素,而土地是稀缺性的资源,城市土地就更加弥足珍贵了。因此笔者认为搞好城市土地整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这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城市土地整理必须要满足五个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退二进三"(传统工业结构调整)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改造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快速通道、地铁等)整治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产业集群培育互动以及城市土地整理与副中心建设互动。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城市土地为城市各行各业提供立足之地与活动场所,是一种面积有限的宝贵的自然空间资源,同时,城市土地通常又以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配置模式与利用策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鸿铭 《现代财经》2004,24(7):22-25
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与区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动因.归纳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配置模式及其构成要素,提出了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提升城市经营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拍卖市场构建与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郝渊晓 《生产力研究》2002,(1):10-11,13
城市土地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 ,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构建拍卖市场的角度 ,认为拍卖应成为城市商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 ;探讨了土地拍卖主体资格问题 ;同时 ,提出了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拍卖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倪鹏飞/主编2013年12月出版69.00元绿皮书预测,2014年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更趋品牌化;房企融资方式逐渐多元化,直接融资比重继续上升;大城市房价短线见顶,中小城市楼市颓势延续;住房租金继续惯性上涨,涨速季节波动较大;土地成交量或进一步放大,土地价格稳中略升;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土地相对短缺,价格或持续上涨,多数二、三线城市土地价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分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剖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现实必要性,进而探讨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有效途径——秉持绿色发展观,从制度层面建立城市基本住房制度体系,抑制非适度、非理性的城市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破解城市住房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困局。从技术层面构建低碳生态化城市住房土地绿色利用模式,加快城市住房建设的产业化和节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便是在对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应用的基础上为城市的居民提供十分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空间。可行的应用城市土地资源可以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便利,促进城市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可是若是不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应用,便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城市的持续发展。本文仅就相关问题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8.
病灶六: 项目开发分期策略无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针对某些项目因开发分期的策略,因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情况,可从资源及销售两个角度来解决: [病例诊断] 项目位于某二线城市生态型限制发展区域,地块环湖,已有18洞高尔夫球场在运营,内部有小型水景,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项目前期已建成酒店及部分住宅,但形象欠佳,项目定位偏低,导致后期销售不佳.  相似文献   

9.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已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城市发展与区域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战略环境评价要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生态和环境因素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决策过程。回顾了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中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心演变和存在不足,并以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思路,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城市土地制度创新的必然性与基本思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市土地无偿使用、指令划拨制度,使城市土地产权陷入零效益甚至负效益的误区。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系列经济条件和经济机制的生成,城市土地制度创新日益提到议事日程。 (一) 城市土地是人们在城市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极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它的非再生性和有限性。因而城市土地是一种特别珍贵、数量有限、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人地矛盾本来就非常突出。伴随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也呈现城市化的趋势,从而刺激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特别是在使用城市土地的费用为零时,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就会异常地旺盛。这样,受人口与粮食刚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论旧城改造与城市土地利用资源效率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庞大的人口规模为背景而展开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土地供给造成巨大压力。城市土地供给的绝对扩张有其自然边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是其重要的约束条件。因此,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选择,积极而有效的旧城改造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此过程中,仍有若干做法值得商榷,本文仅就旧城改造与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一、旧城改造应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城市化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这既是一个将固化在农村土地上的劳动力释放出来促使其不断地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绿色发展。因此,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约束视角,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 9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经过一系列诸如更换解释变量、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土地资源错配的抑制效应是通过促进城市蔓延和降低城市绿色创新实现的,在中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型城市,其抑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会强化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环境目标强约束会显著削弱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而环境目标弱约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创新技术体系、加强官员考核的环境目标约束条件,以缓解土地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营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与管理,从而调控城市发展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讲,政府可调控的城市资源有城市土地资源、城市规划资源、城市管理资源、城市环境资源和城市形象资源等.其中,城市形象资源尤为重要,它是其他资源的外在表现的集合.本文试从城市形象分析入手,对城市形象资源的内涵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福州城市形象资源经营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博弈论运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产经营中,探讨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使用权出让三种方式协议、招标、拍卖实施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间产生的博弈问题,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防止城市土地的闲置和浪费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关注热点,而土地资源管理模式正成为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以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楼市持续火热,一线城市的疯狂目前已蔓延到二线城市,导致各地相继推出限购政策.房价越上涨,限购政策推出的越紧密.但实际情况却是,限购令一经推出,房价反而长得更快.前不久中国多个地方的土地拍卖不断创出新高,继一线城市房价继续疯涨后,土地市场的火爆迅速传导到南京、合肥、无锡、东莞等二三线城市,各地陷入恐慌性抢购潮.一片乱象之中,老百姓陷入纠结,就是现在是买房好还是不买房好.另外,为什么限购政策一推出,房价就迎来一轮疯狂的上涨呢?经过研究发现,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经营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发挥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为此,城市政府在促进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过程中,必须以经营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范式来配置稀缺的城市土地。然而,城市土地经营不是“炒地皮”,而是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在“优地优用”的土地资源配置中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土地资本,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置和协同。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工业化不断加深,土地资源被不断的征用,渐渐地暴漏出诸多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本篇文章将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掘土地利用的妥善方法,从而为城市化建设献计献策,进而为后续研究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将导致城市土地过度供给,城市土地产出弹性越大且政府在城市土地出让金中的收益比例越高,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程度就越深,并且随着城市土地供给的增加,地方经济中内生含有降低居民收益分享比例、提高政府和企业分享比例的趋势,这构成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诱因。解决我国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根源在于改变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优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城市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我国现有城市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将城市土地供给置于长期化的视野以及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使地方政府的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化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集约效应"和"滞后效应",且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并非总呈现正相关,一定时期内会存在着"U"型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