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完善土地市场郁青(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土地一级市场配置的土地供应比例逐步加大,改变了长期以来土地供应的行政划拨制,推动了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但是,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告诉...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供应是政府进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从土地结构配置效应、土地经济效应及土地公平配置效应入手,选取23个评价指标构建武汉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武汉市2004-2008年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进行定量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武汉市的土地供应配置绩效水平处于中级阶段,土地数量配置尤其是工业用地比例较大,土地空间配置较不合理;土地供给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比较薄弱。因此,应监控城市土地利用,探寻城市化过程中提高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的途径,为其他同类城市提高土地供应配置效率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合理确定城市土地的供应年期。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由于土地有偿供应方式的不同,存在出让年期和租赁年期两种模式。土地供应年期直接关系土地配置各方的利益问题,需根据国情和城市经济发展实际灵活确定其合理年限。研究结论:应从城市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城市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三个角度来分析,灵活确定土地合理供应年期。  相似文献   

4.
政府强化调控土地一级市场问题研究范裕棠,朱文锦,顾林土(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序言我国的土地市场包括两个层次,即由政府垄断的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一级市场和发生在土地开发经营单位和用地单位之间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二级市场。只有对土地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明确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分类,通过总结浙江、深圳和上海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政策供给的不足;(2)土地供应的政府垄断地位;(3)城乡二元发展体制限制农村土地作为资产和资本的属性;(4)土地市场供给机制的不完善。研究结论:(1)加大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力度;(2)打破政府垄断供应局面,实现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3)建立健全完整统一的土地市场;(4)多角度完善土地市场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严控总量深化改革———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元在全国短租制用地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1997年11月10日)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是规范土地市场的前提,也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前提年租制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实践,是有偿使用土地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土地供应总量要实行必要控制———致’98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对策研讨会的一封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主持人:刘祚臣本刊特别策划·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由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宣传中心和中国国土管理战略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在上海召开的’98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对策研讨会,是令...  相似文献   

8.
1997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将会走向何方?这是广大市民及开发商十分关注的问题。时值今日,大多数开发商翘首盼望的1996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已经被事实所否定,而1997年市场的发展走势又旧话新提,如何看待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呢?作者认为,要想了解1997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可以窥见一斑。一、由于1996年一级市场的土地供应量得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结构趋向合理,增加了1997年商品房的有效供给,上市商品房集中的压力将会逐渐减轻。目前,土地的供应总量有所下降。尤其外销房的土地批租回落的速度较快,1996年的1-9月,上海…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创新推出"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推动市场在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流向高效率、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项目,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了治理水平与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征地制度四种建议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完全放开土地市场不具有现实可行性。至少,目前没人敢担保,一旦放开土地市场不会发生耕地保护失控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政府征购制是将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结合起来配置土地资源,是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结合,可以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  重优势,既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实现市场公平,又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调控城市土地供应总量,而且其体制变迁的障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土地供应政策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土地供应政策所承载的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用地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大目标的成都市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土地供应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7年,成都市土地供应政策绩效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07年的绩效综合指数值比2004年提高了6.2%;土地供应的结构配置效应较为合理,经济效应基本可以,而社会效应较低.成都市土地供应政策改进的方向应该为,保持土地供应结构的合理性、促进土地供应政策经济效应的发挥、大力提高土地供应政策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研究储继明,田汉雄,刘汉裔(上海市房屋土地局)180年代中期,上海在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研究方面,由探索逐步行入实施启动阶段,开创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通的新渠道,基本上确立了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抓好土地公开拍卖促进土地市场发展为了引深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对商业性用地逐步改协议出让为招标和拍卖出让,我们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了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次拍卖。1994年4月18日,我县终于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锣。这一具有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绩与效  1989年4月,昆山市率先出让了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江苏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全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在土地供应方式上,从行政划拨与有偿使用双轨并存,要求逐步创造条件向有偿使用单轨制转变;在有偿使用方式上,从以出让为主转为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在供地手段上,从以行政手段配置、协议出让为主,转为通过土地市场供地,运用市场机制、价格杠杆调控,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在土地收益分配上,从谁出让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加速下的中国土地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目前来看,两种公有、高度集中和行政色彩较浓的土地所有和配置制度,与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特别是土地集体所有的虚无性衍生出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框架性安排土地的两种公有制并轨,国家拥有所有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分解国家所有的占有、使用、处置等权力,实行较长的使用年期财产权制度,农民和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年期财产与社会保障挂钩,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管理主要用来弥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实行收租能盘活存量土地伯齐1987年以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土地市场已基本形成,现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主要标志是:它已冲破了沿用四十多年之久的行政划拨用地制度,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按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编制非农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探讨王福斌,王天敬,马保庆非农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对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落实土地基本国策,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控土地市场起着很大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执行得并不理想,主...  相似文献   

18.
招标拍卖何时能“唱主角”冯广京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难,已成困扰我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一大难题。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以来,政府虽力主加大以市场手段配置土地的比重,但是通过招标、拍卖这种以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数量,一直难以突破整个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土地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协议到"招拍挂",从城市到农村,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过程,有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实现了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土地供应从无偿向有偿转变  相似文献   

20.
集体土地进入市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行集体土地征用出让方面的弊端,提出了在国家土地供应计划的控制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与政府共享土地出让金的构想,探讨了健全配套法规和国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计划等手段调控集体土地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