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静 《魅力中国》2009,(1):88-89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法律传统并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系统,即“中华法系”。因此,概括地总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和价值取向,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急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命运,进而揭示传统中国法文化的转型与发展趋势,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基本任务。20世纪是中国试图重建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的世纪。自晚清“新政”改革传统法制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本文从文化入手,通过对文化、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递进式的分析,进而揭示了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法治观念的引入和培养,必须以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的法制现状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才能使现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真正能够操作和实现.因此,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模式,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实质是"人治"文化。本文在界定了法治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由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法治文化的精髓及其构建路径,对于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社会转型期中国法治文化的构建路径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以及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田坤  陈立恒 《魅力中国》2010,(32):322-32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法律文化又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孔子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制建设。本文仅从孔子的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三个方面对孔子法理学思想作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明旺 《北方经济》2014,(12):26-27
正民主是个好东西,法治也是个好东西。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了法治中国的建设蓝图,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标志着中国的法治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法治中国建设,基础在理念,核心在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关键在能力。营造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法治的权威,再多的法律也难以真正执行和落实。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治国安邦就失去依  相似文献   

6.
"程序正义"作为一种理性的法律理念,在西方国家渊源颇深,并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吸纳。中国在走向法治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理念普及化造成重大障碍,程序正义对清除民众传统心理,建设法治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作为一种理性的法律理念,在西方国家渊源颇深,并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吸纳.中国在走向法治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理念普及化造成重大障碍,程序正义对清除民众传统心理,建设法治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有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社会治理模式。梁治平在《法辨》中为我们提示了中、西方社会两种貌似相同、实则迥然的社会治理传统:厚重的人治传统深深地嵌入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这样的传统与我们现代追求的法治理想形成了文化裂痕,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法治理想的实现。以自然的名义宣布期待中的理想的西方自然法追求.为中国的法律人提供了一种信仰的路径,一种努力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关于当前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强调法律至上;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中国古代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少法治;现代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必须明确人民在法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毛泽东监督问责法制思想和司法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毛泽东"人民本位"的监督问责观,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思想和监督问责"官员",反对特权,平等适用法律的思想是对"民为国本"、"道德教化"、"刑过不避大臣"等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维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正是它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内容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源于生态环境、 自然崇拜与阴阳哲学,包含人的行为要符合环境、 时间、 时代要求,处事、 处家与处己应以和为贵等内涵,在古代政治、 军事、 外交、 管理、 谋略、 商业等领域得到很好应用,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一样在营销方面发挥同样的指导作用.在当前"一切向钱看"气氛浓重条件下,为了保护社会资源不被破坏,维护市场营销生态链,有必要弘扬"和"的思想,用"和"的思想,建设和维护营销秩序、 营销合格产品、 沟通各种关系、 维护营销渠道、 确定营销价格、 塑造商人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在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应该深化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着力于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于是,从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困惑、引起困惑的原因、怎样利用传统文化解决他们的困惑3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从传统文化视角解决大学生的困惑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成为个人素质的有机构成,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法律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7.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行政。我国资源行政中存着诸多问题,如权属不清、政府部门职权混乱、经营与管理相混淆和法群内部矛盾等。通过对国外资源行政的考察与研究,对完善我国资源行政的法律规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它所蕴含的众多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用。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内圣外王"等思想,时至今日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值得人们重新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包括“天人合一”思想、道德至上思想、民本思想、整体观念、爱国主义以及“和合”等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对它们有碍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因素予以扬弃,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其进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20.
黄骏  邱仁富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168-171,19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源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由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决定的,表征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需要和农村传统文化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在凸显乡村特质的同时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统,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创新,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