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跃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9):42-44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是一个综合性地勘单位 ,长期从事计划内地质找矿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进入 80年代后 ,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方面国家地勘费投资日渐减少 ,另一方面地质工作费用大幅度上升 ,使得该队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一度成为全省地勘系统的后进单位 ,经济发展缓慢、人员富余下岗、队伍凝聚力下降……怎样克服面临的困难 ,振兴地勘事业 ,带领广大职工跟上全省人民奔小康的步伐 ,同步达到小康水平 ,严峻地摆在了该队领导面前。队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 ,深入思考 ,痛定思痛悟出了一个道理 … 相似文献
2.
3.
钟仁一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3):18-19
文章通过对所有制内涵的认识 ,探讨了地勘单位实现所有制多元化的模式 ,并阐述了实现地勘单位所有制多元化是适应国家经济“转轨”的客观要求 ,是增强地勘单位活力的重要举措 ,是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韦漠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8):38-40
地勘单位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导产业不明晰,低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过高,地勘主业发展相对滞后,单靠地勘主业难以维持发展。地勘单位多元化经营战略模式应是在地质勘查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经营,而其实现途径是对现有多元化业务实施重组,并选择高相关产业作为多元化经营的成长方向。 相似文献
5.
浅议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经营的适应范围,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分析了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难点,并提出了向政府要政策、进行机制转变、进行运作方式的转变等项深化改革,促进地勘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希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9,12(10):1-7
文章针对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西南片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研讨会关于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认识问题,走向问题以及如何运作,如何用好用足国务院37 号文所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了综合性地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9,12(7):1-4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于1999年6月2日到3日,在北京召开了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14个省、区、市地矿经济学会分会和3个部门地矿经济学会分会的代表,共32人。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仲伟志、处长宋伯庆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认为,...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甲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8):40-42
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及其实施中应具备的要素条件 ,阐述了当前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应遵循的相关性原则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植 ,本文就我国煤炭企业对多元化经营项目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唐豹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0,13(10):30-33,45
文章结合四川省地勘局物探队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就地勘单位积极探索和努力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真正搞好地勘企业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杨国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24(11)
根据目前地勘单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逐步向集约经营模式转变,稳步推进地勘单位事转企;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用好用活地勘费,努力增强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地勘单位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吴铁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4):40-41
造成地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 ,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核算复杂化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地勘单位走好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必须在改革发展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鼓励职工投资,共享单位的改革发展成果,在取得劳动报酬的同时取得投资效益,应当成为地勘单位目前和今后发展的一种共识.文章以宁夏地矿局实行多元化设备投资内部模拟股份制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建议职工投资参股可以推广到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使地勘单位和职工在互利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进而为企业化奠定扎实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体系由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两大部分构成,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是指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行政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层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地质工作运行机制改革是指在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框架内对支持其运行的方法、手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地勘队伍“两属化”改革以来,特别是近期颁布的中央5号文件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要大力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必须从属于全国事业单位改革,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事业单位改革和地勘单位改革中的职责就是推动有利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地勘单位改革要按“两条线、三步走”的方式进行,并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相关各方面的关系,使改革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5.
解决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约束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大勘查投入和勘查力度,提高资源的保障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争取资源战略上的主动。要充分调动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推动地勘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孟繁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2):44-45
鉴于许多地勘单位目前仍在实行目标管理,且目标管理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际,文章在简要分析目标管理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目标设置、人本管理、结果过程、团队精神、企业文化、考核奖惩、动态管理、流程再造等八个方面,对地勘单位深化目标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当代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呼应了“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和地质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系统阐明了我国地质工作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诸如进一步明确地质工作中的事企关系,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工协调的新型地质工作体系,理顺上下游产业关系,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地质工作体系,建立统一的矿产勘查市场等。 相似文献
18.
罗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2,15(7):31-34
文章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地勘单位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地勘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其推进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5):4-8
属地化的国有地勘单位承担的商业性地勘工作任务,是对公益性地勘工作任务不足的有益补充,是稳定队伍的重要"调节器"。商业性地勘工作向产业化方向提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必须以资产为基础、以资金为保障。文章从资产和资金的互动入手,研究了地勘单位商业性地勘工作产业构架与投融资策略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