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金收益的好坏不仅与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有关,也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基金经理经常更换,那么,给人们带来的感觉也就不太好。如果要选择主动基金,那么,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基民,我们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很多时候选择的是年化收益率。从而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0%就非常不错了,且也更加靠谱。但是除了看年化收益率,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是怎么选购基金的。  相似文献   

2.
退休前,我从未与投资理财沾边,实属"我不理财,财不理我"的一类。退休后,工资少了一大截,当家才知盐米贵。在工行就职、懂点理财之道的儿子,劝我把闲散的死钱"活"起来,教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基金、定投基金,让我走上了理财之路。投资理财,实质上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钱的效益,善用钱,用对钱,用好钱,使钱增值,提高生活质量。回想8年前,我儿子不再热衷于"月光族"、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以来,股市大幅震荡,基金净值出现缩水,银行理财产品也因银监会的检查而处于半停顿状态,于是很多人便盯上收益稳妥、灵活性较强的货币市场基金.某中学的赵老师早就听说货币基金收益比活期储蓄高,又和活期存款一样存取方便,于是便打算将从股市上退出的5万块钱买成货币基金.可是当他带着钱到银行购买时,工作人员却说:货币基金卖完了,您可以买我们正在发行的"某某成长"开放式基金呀,这种基金抓住建仓良机,未来增值潜力无限……虽然银行工作人员说得天花乱坠,但赵老师依然不为所动,因为他早就想好了:我就认货币基金!  相似文献   

4.
孙凌 《金融博览》2009,(10):64-65
“等我有钱了,就……”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对很多小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并且往往与“等我长大了”联系在一起。财富与成熟,成为无数少年心中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程洲  王辰 《国际融资》2006,(3):42-43
我认为:投资是投融资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投资方不仅要了解企业,企业也应该了解投资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企业盲目地和投资商进行接洽,然后进行合作,最终导致了企业在人力、物力甚至是时间上的损失,也会造成企业在金融资信方面得不到信任.因此,如果企业家在寻求投资之前就了解相关融资领域的惯例与知识,很多浪费就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马永谙 《理财》2012,(4):48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6家基金公司管理着921只公募基金。与迅速增加的基金数量相比,基金投资者,包括很多基金投资咨询人员在基金的投资性分析及策略上的研究与认识仍极不成熟。简言之,在基金的分析方面,没有一套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用价值的投资分析体系。基金投资者面对庞大数量的基金,所能依靠的仅仅是过往业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品牌等少数信息,而这些因素在经常上演业绩"惊天大逆转"的市场上,其可靠性从没有经过验证。其实,选择基金可以跟投资股票学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7.
吴振翔 《理财》2011,(4):50
近来时常有朋友问我:"现在通货膨胀的厉害,能不能买些指数基金?应该选哪个指数?"听到这些,我一方面为指数化投资逐渐被广大投资者接受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觉得应该加强投资者指数投资方面的教育,让更多的投资者学会如何在琳琅满目的指数基金里"淘金"。指数代表了股票市场的全部或某一部分,或者说是代表了全部或部分上市公司的价值。从长期的国内外历史来看,股票指数是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彼得·林奇曾言"长期而言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总是一枝独秀,历史数据证明股票投资收益率要比债券投资收益率高很多",因为"投资  相似文献   

8.
近期亚洲私募业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许多GP在原属机构,或者说老东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倾向于自立门户,筹集并开始管理新私募基金。我们近几年已经考察过50多个新独立出来的团队。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私募业人力资源的重整也将是长期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分家"。根据我的观察,要完成一次成  相似文献   

9.
你是在投资你的基金?还是在投机你的基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没想过。但我可以帮多数朋友代答,其实,多数的基金投资朋友,都是在投机基金。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说只要长期持有基金就能赚钱,可事实证明情况并不是这样!"张阿姨是位65岁的退休教师,为人师表的她平时温文尔雅,可一提到自己手上的那只基金便火大。张阿姨的养基经历还要从2006年说起,虽然那时股市一片大好,但被股市折腾掉不少血汗钱的她还是决定对其敬而远之。"那时大家都说基金比股票风险小,容易操作,而且股市好基金就好,就算股市不好只要长久持有基金就能赚钱,所以我就决定试试养基。"张阿姨说。张阿姨2006年1月拿出2万元投资了博时旗下的一只基金。在随后3个月的交易日里,她有空就去银行看收益,认真记录当天的盈亏额,可谓煞费苦心。4个月后,资本从2万元变成了3万元,出于落袋为安的心理,张阿姨赎回了该基金。很多亲朋好友都批评她过于心急。于是,6月份时,张阿姨咬了咬牙,拿出自己用于养老的10万元存款投资华安策略优选,并决定这次要坚持做长线。没想到自从2007年10月开始,股市风雨突变,基金行情也直转急下,目前跌幅已超过40%。张阿姨苦苦经营了一年多的10万元如今只剩下6万元不到。张阿姨感觉自己是花了4万多元钱买了一句话:买基金不是保赚的。相信还有很多基民有着相似的经历,一味听信别人的赞美之词而匆匆加入基民行列,而自...  相似文献   

11.
在众人眼中,私募基金是神秘的。经常炒股的人可能经常听到朋友对自己推荐股票,说:"这只好,就买这只。"问他理由,他就会四周看看,发现左右没人,然后小声说道:"某某私募有我朋友,他们正在做这只股票,一定涨,买吧!记住,别告诉别人!"似乎私募成为黑马和稳赚不赔的代名词。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么私募究竟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很多"60后"基金公司(第61家及以后成立的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成立于2010年之后,诞生之初就面临行业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爆发式发展的复杂情况。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这些新生的基金公司如何生存下来?目前,我国基金公司有近100家,而很多"60后"基金公司基本上是在2010年之后成立的。不幸的是,这些公司成立之时行业强者林立,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前十大基金公司管理的公募规模已经超过行业的一半;幸运的是,当前,市场正处于资产管理业的"寒武纪"——产品形态大爆发,公募处于管制放松期,专户、子公司业务全面放开。在这样的市场机遇下,一些新公司凭借子公司或专户业务,在成立之初即开始赢利。如果抛开具体的形态,这些新公司有何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3.
杨帆 《国际融资》2001,(5):24-25
中国股市是否真的到了"投机有主导股市之势"的危险程度 中国上市公司基本不分红,又是高溢价,这就决定了只能是投机市场,绝大部分人都是在投机而不是投资.何止是投机主导?但是我没有说投机主导就十分危险,"十分危险"将在三年以后,上海股票指数上了5000点,国家资源投入得差不多了,就有极大的危险.如果崩盘,危害不仅超过美国,而且超过日本,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在各家银行"钱荒"时,余额宝出现了,并且在一周内规模就超过200亿元。本文分别就银行和余额宝的比较优势展开讨论。因具有操作简便,高收益率等优势,余额宝对战银行取得初捷。但是银行业在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余额宝无法取代和短期拥有的比较优势,只要银行重视客户价值,与基金合作,转变"银行为中心"的观念,定能反败为胜!  相似文献   

15.
对于对冲基金经理们来讲,现在可不是什么好光景。在过去的几年间,对冲基金行业频频受到打击令人尴尬的丑闻和基金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此外,很多对冲基金的收益也颇令人失望。但是人们仍在不断地买进对冲基金。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还能投资些什么。所以,我认为,是时候卖出对冲基金了,至少大部分的对冲基金都该卖。  相似文献   

16.
徐德华 《时代金融》2014,(6X):76-77
2013年在各家银行"钱荒"时,余额宝出现了,并且在一周内规模就超过200亿元。本文分别就银行和余额宝的比较优势展开讨论。因具有操作简便,高收益率等优势,余额宝对战银行取得初捷。但是银行业在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余额宝无法取代和短期拥有的比较优势,只要银行重视客户价值,与基金合作,转变"银行为中心"的观念,定能反败为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筹集与管理模式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对社保基金筹集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就我国社保基金"双主体"的征管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三毛 《理财》2012,(11):36
每次看到别人开车一溜烟地跑东跑西,心里都痒痒得不行,这时就会对有车的日子充满无限憧憬!于是就找来很多诸如"车能延伸人的活动范围"之类的理论来蛊惑老婆,总之是"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到最后,老婆腻烦透顶了,来一句"想买就买,我不管了"。讨得"圣旨",我就一头扎进各种汽车网站去"精挑细选"。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A股市场一直处于震荡调整之中,相对低迷的市场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和投资风格的要求。更多的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但关注市场与板块带来的"天时地利"影响,同时更加注重基金经理本身所具有的"人和"价值。金斌表示:"很多基金经理最后都会被打上一个标签,某某是价值投资者、某某是成长股投资者、某某某是交易者。我不希望被打上任何一个标签,一直努力做一个有理念的灵活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去年说到投资,如果只有10%的收益,可能大家会嗤之以鼻;但今年入市的投资者,买股票、基金的似乎都亏钱了,很多人会改变看法, "别说10%,能够把本钱捞回来就蛮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