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普遍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并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资源,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也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银行业的主体业务处理已从单点单机的应用模式,提升到通过计算机网络逐步上收数据中心的应用模式。伴随着该应用模式的转变,保持计算机网络及营业网点正常安全运行的网络维护工作,已成为整个网络内各级分支网络中心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问题提出 在目前银行大范围内众多营业网点联网情况下,其采用的联网方式大多是通过租用电信部门的DDN、X.25等数据专线,将分散于各地域的营业网点连到某一级网络中心,然后再由该级中心通过租用的数据专线与上级网络中心相连。由此,各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网络已将其触角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部门科技和管理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服务行业的保险业,也同样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支持、完善其经营管理。 一、保险业经营管理需要计算机网络 保险业是风险经营行业,其行业的自身特点限定其经营目标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保险业单纯依靠传统的经营手段显然是适应不了当今经济环境,也不能实现其既定经营目标,保险业的经营管理必须运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民银行的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如何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保证金融计算机安全运行已成为央行工作的重点。一、网络建设情况按照上级行要求,主要应用以下网络系统:一是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个企业和单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或计算机网络环境。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资源共享,互相间进行信息交换和文件传输等集成化网络开发环境,这就是网络互联问题。网络互联已成为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网络互联面临着多种硬件平台,多种网络协议及异种操作系统和异种网络共存的问题,国际标准化ISO/OSI提供了解决异种网络互联的途径,然而OSI网络至今还没有较成熟的产品,尚未走向实用化阶段。这样…  相似文献   

6.
谭克勤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8):72-72,75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及网络风险防范问题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安全已成为县支行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为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事故,针对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从实体、硬件、软件、管理四方面入手,强化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固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备的工具,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已成为人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的运用是现代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三大功能的前提。统计工作要上新水平,要上新台阶,要搞好优质服务,要开创新局面,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就必须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取决于这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对于一个网络来说,只要其中有一台计算机存在安全漏洞,那么整个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就全都处于危险的境地。防毒严密的网络杀毒软件必须做到主动同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网络自动通信设备和新一代网络人工智能产品已深刻影响着新时代的工作及生产理念和方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促使我国的传统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全面深刻的颠覆性变革。“智能财务”应用系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模式提供了一个管理新模式和财务发展运作新思路,而且还极大地促进并推动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及运作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集合.两台计算机在网络中要实现正确通信。就必须构架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遵循一定的协议。  相似文献   

11.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和广域网)迅猛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平面式管理正在逐渐被以网络环境为中心的立体交叉式管理所代替。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浅谈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使其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是一个普遍应用的公众性体系,而金融业也早已溶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公众性的应用媒体;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金融计算机网络是处于公众面前,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如何加强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管理,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课题。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危害程度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已不…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民银行重要业务系统逐步上收到总行,保障业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银行内部业务网络和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终端计算机是内部业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可靠的内网安全体系,必须加强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管理。一、终端存在的风险隐患在终端安全管理系统上线前,科技部门终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难点。  相似文献   

14.
企业对关键业务应用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企业内部,机房是各类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的中枢,机房工程必须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等高级设备能长期而可靠地运行,同时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而机房对于信息系统的保护已经从单纯对计算机硬件的保护转向对网络上产生、传送和存储的数据进行保护,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发展,对整个商务交易提供保护变得更加重要,所以一个高可靠性的机房是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政府上网等系统的关键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央行的电子化和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关键业务系统已基本实现计算机操作,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已经离不开IT系统。今后,全面实现基层央行业务和办公自动化将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做好基层央行科技运维工作、提高科技运维效率,将是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Internet)的应用越来越普及,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它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重要信息来源。但Internet在方便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其病毒、木马等各种恶意程序也越来越多,如何防范恶意程序的破坏,已成为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Internet客户机角度,基于Windows提供的Runas和Quota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伴随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很多业务与日常办公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而新的应用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办公中常见的问题是:领导或者重要人员出差、外出不在工作岗位时,许多通过内部办公网络进行的工作就会出现停顿,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  相似文献   

18.
杜立军 《会计师》2011,(6):72-73
<正>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以互联网为重要特征的历史阶段——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现代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应该具备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技能,并能够根据多变的经济环境,建立各种分析和决策模型。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成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控制成为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就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提高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单台计算机已远远不能满足管理上的需要。就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就必须用多台计算机才能执行。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调用关系,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涉及到了计算机的一个新的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从现有的各种网络系统来看,只有3COM公司的3PLUS(3+)网和NOVELL公司的NETWARC网运用最为广泛。其中NOVELL网是一个真正的多任务网络操作系统,不  相似文献   

20.
现代银行经营的基础和发展趋势表明,电子化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银行业务的开展、创新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紧密相关。近20年来,我国银行业一直在努力加快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进程,并已取得长足进步,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单机到网络,从分散到集中。目前,"集中"已成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共识,不仅成立了应用软件的集中开发中心,统一开发全行的应用软件,使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将业务数据的集中也作为当前及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