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姣慧 《北方经贸》2013,(12):184-184,190
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来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增加教育投入可以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从而增加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非农收入,并提出了可以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thiel熵指数对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揭示了非农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泰尔熵模型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异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培训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不能单纯依靠农业产量的提高,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除教育外,培训是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描述了农村目前的培训现状,接着从收入规模、边际影响、培训收益率等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中央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号召以来,各地为了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不仅将劳动力转移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且通过劳动培训等方式以提高转移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相似文献   

5.
邓锐 《商》2013,(12):38-38
贫困的根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处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经济不发达,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农村,由于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加大对贵州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从根源出发,切实提高贵州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民收入也因此逐年提高。对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展开了研究。由于浙江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对浙江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展开相应的研究。本文首先就人力资本理论进行说明,然后就浙江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用到回归模型对浙江农村人力资本(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民收入、农民农业和非农业收入进行数据分析。在浙江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分析中用明赛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本文得出农村人力资本分别与农民收入、农民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有正相关关系。本文结果表明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研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非农收入从非主体部分逐渐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主体增长部分,非农化趋势显而易见。根据2011年11月江西省奉新县和宜丰县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研究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受培训状况、婚姻状态、劳动力负担情况以及人均土地面积对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积累农村人力资本等途径,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相似文献   

9.
付佳 《商》2013,(13):227-22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本及农民创业的现状,得出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创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对农民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及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必要性,为农民创业教育培训的开展提供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青海省农牧民非农就业水平及其存在的优劣势,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个人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环境因素的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分别确定了各指标主观、客观和主客观权重,并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地区差异明显,农业产值比重居中的市州其非农就业能力高,而较高或较低的市州其非农就业能力低;与仅从事农牧业活动相比,从事非农就业的农牧民在人力资本、环境因素、社会资本和个人基本特征等方面的非农就业能力更高;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的农牧民总的非农就业能力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水平更为突出,而跨地区就业的农牧民仅在环境因素和个人基本特征层面有着部分相对优势。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主要受到人力资本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人基本特征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突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新农保政策瓶颈凸显,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户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为改善农户养老质量提供了可能。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就家庭非农就业对农户参与养老保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非农就业收入对农户参与养老保险有显著的影响。家庭非农就业收入越高,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能性越低,参与职工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可能性越高;此外,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关系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在纯农户中积极落实新农保、政府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提升农户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反映农户的教育投资,用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反映农户的健康投资,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反映农户的迁移投资,从而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评价体系,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加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培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农民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就业培训服务不到位、就业培训未使农民工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就业培训中法律知识不足、就业培训中的短期效应;农村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对培训认识不足、农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培训力度不足、政策配套缺失和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农民工数据为例,将农民工分为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用stata10.0软件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人力资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期望从农民工人力资本角度进行完善,提高农民工收入。结果表明,教育、外出打工年限和培训与农民工收入正相关;健康与老一代农民工收入正相关,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居民处于两个分割的市场制度,集中表现为人力资本积累悬殊和不均衡。文章从制度层面论述城市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本的不平等利用,侵占了农民在接受教育、培训、健康、迁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平等权利,片面支持城镇基础建设发展而忽视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等极其不公的财政投入体制、政策,进而寻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武汉市各区1998-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武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并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率、人均机械化水平、人均居住面积、耕地年均减少率、农地流转平均价格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构建二元选择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①在有效的2688户的样本数据中,外出务工农民的户数占总户数98.1%,发生农地出租的户数占总户数9.6%,表明虽然外出务工农民较多,但出租意愿较低;②Logit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提高,能够提高农地出租的意愿。因此为促进农地有序合理出租,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民非农就业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建农村地区的调查,建立Logistic统计模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因素。将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与土地转入意愿分别进行回归,探寻影响两种行为的不同因素。同时加入了反映当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地区变量,据此得出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农民土地转入和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农民在进行转入土地决策时,主要考虑家庭的现实情况以及自身的人力资本状况;而影响土地转出决策的因素主要是农民的思想意识、在非农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及农业与非农岗位的相对可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