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薇 《广告大观》2014,(7):113-114
昌荣传播,中国本土广告领域的传播旗舰,被誉为中国广告行业的“黄埔军校”。自1995年成立以来,昌荣陆续培养出一大批国内广告行业的中坚力量,在以人员流动性较大著称的广告行业,公司多年来保持着非常低的员工流动率。“能够加入昌荣”是许多人感到自豪的事,“在昌荣工作过”则成为许多广告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背书。  相似文献   

2.
张芬 《广告大观》2006,(4S):54-55
《广告服务明码标价规定》的出台显示出中国政府维护广告行业的价格秩序,提高广告服务价格的透明度,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健全广告监管制度,促进广告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但这样的“美好愿望”在中国现行的广告代理制度下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3.
王涛 《中国广告》2009,(4):38-38
面对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又将何去何从?不可否认.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对于整个广告行业,2009年必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而随着业绩的下滑,企业在广告方面更加慎重,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缩减明年的广告预算,广告行业也要面临“过冬”的局面吗?我们则相信这既是挑战但同时又是机遇。  相似文献   

4.
经年4月,中国广告行业的权威机构——中国广告协会认定了全广告行业首批等级企业资质,51家广告公司被认定为“中国一级广告企业”,精信广告有限公司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次资质认定,在某种意义上释放了一个讯号——中国广告业的规模化、质量化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天下无贼》里黎叔说得好:“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人才需要在流动中方能称之为“人才”,是现代市场经济一个不是“悖论”的悖论,也似乎成为大家自嘲式的共识。广告行业尤甚。广告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选择一个平台踏踏实实干的比较少,选择跳槽找捷径的比较多。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主观上,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机会“无限”增多使得大多数人心态难免虚浮躁动;客观上,大部分广告公司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个人发展的步伐;再次,广告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虽有足够重视,但机制仍有待在现实对接基础上突破创新。广告创意人作为广告人才中的“精品”,天性不受束缚.自我中心感强.一直受到猎头公司、广告公司老板.外资广告企业的关注,年复一年的“恶意挖人”现象,使得广告人的跳槽现象也随之越发不可收。活跃群体被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广告创意人群心态日益浮躁。  相似文献   

6.
刘婷  凌平 《广告导报》2006,(7):20-20
2006年6月15日,维传凯普传播机构(W&K Communications)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了“中国广告博物馆捐赠仪式”暨“维传凯普案例研讨会”。维传凯普传播机构向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捐赠了资金和维传凯普11年来的优秀广告作品。会上.维传凯普传播机构总经理王奕倡议同业积极捐赠资金和广告作品,助建中国广告博物馆,共同记载中国本土广告行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林毅夫 《广告大观》2007,(7S):22-25
2007年5月27日,2007中国广告趋势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论坛吸引了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内的300余位经济界、文化界、广告界的重量级人物参加。在中国广告行业飞速发展,备受各方看好的时候,论坛“角色与未来”的主题颇具挑战性。为中国广告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素有“经济睛雨表”之称的广告行业也呈现出了疾速发展的气势,国家工商总局及各地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制度鼓舞广告行业的发展,并成立了很多以广告行业为龙头的文明构思园区,呈现了“花开齐放”的表象。众所周知,广告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布、人才密布、技术密布的三密布工业,环绕广告工业更是延伸出一系列相关联工业,这些工业具有低耗能、高增长,与此同时又能处理很多工作的特色,是我们十二五计划中要重点提及发展的工业。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7,(5S):45-45
不久前,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题为“China:Trouble in Ad Land”的文章,体现了世界对中国广告行业的关注。文章以典型的美国视角探讨了中国广告行业存在的问题,同时表示了对中国广告业未来的乐观态度。本刊第5期专题“谁该站在金字塔顶”探讨了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目前的困境,并指出外资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这一现象应该得到业内的重视。《商业周刊》的这篇文章同样指出外资广告的本土化日益成功,可以作为“谁该站在金字塔顶”这一专题的一个注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一月中旬传出的“现任阳狮广告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郑以萍将于2011年3月前后离职”的消息,震惊业界。拥有数十年广告行业从业经历,郑以萍见证并亲身参与了中国广告市场的飞速发展历程,在品牌传播与客户服务等领域都拥有一套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简日 《国际广告》2011,(8):90-91
广告行业自存在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广告往往在不恰当的时间被推送给了不需要它的人。“精准”仍然是广告业面临的难题。日前,悠易互通提出“受众网络”的概念,有望突破这一局面。技术改变广告行业的未来以技术为核心的广告网络公司正在不断崛起,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6,(3):38-38
从业时间:12 年度感言:作为首批“中国一级广告企业”的大众广告公司,2005年又连续第三次荣膺“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上榜了“中国最具成长性本土广告公司”100强:2005年公司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54%。今后,我仍将坚持以“资源做强,专业做精,品牌做优”的服务精神,不断为“大众”的广告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论广告管理的市场经济取向──兼谈开辟广告市场罗志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既定目标之后,广告管理未来的工作取向应该是在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树立新的工作观念,全方位地促进广告行业转换经营机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要实现这一宗...  相似文献   

14.
沈虹 《广告大观》2006,(5S):124-124
近年来,广告行业的诚信度之所以屡遭质疑,是由于广告的真实性屡遭质疑。广告传达真实的产品信息,原本是天经地叉的事。“实可靠,言而有信”是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广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而这种创作原则向广告传播语言的真实性提出了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国基 《广告大观》2007,(8S):30-31
根据中广协官方网站的标准说辞:中国广告协会(简称“中广协”)创立于1983年12月27日,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广告行业组织,其办事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6.
作此文,有感于升民视点的文章《问与答,非所答》,黄教授总是能用豪迈大气的语言勾勒其对产业格局的洞察,用“广告八问”带着我们一通梳理了广告业这十年的流变。从2004年踏入广告行业开始,今年正好是第十个年头。而作为一个广告从业者,恐怕最能切肤的体会到当下的广告业正面临的变局与冲击。  相似文献   

17.
刘慧磊 《广告大观》2007,(2S):140-141
近年来,“虚假广告”已成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一大痼疾,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虽然是各方面因素使然,但是广告人作为广告行业的把关人,其缺乏职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所以,如何规范广告人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成为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如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八荣八耻,这一新荣辱观同样适用于广告行业。  相似文献   

18.
广告难做,广告越来越难做,作为一个广告人,很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现在企业成熟了,品牌成熟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成熟了,广告行业已经没有多大忽悠的空间。那些具备执行能力,能实实在在为企业做实事的广告公司才能赚点辛苦钱。在作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行业陷入集体低迷和质疑的时候,在自己辛苦做事的时候,透过广告的现状,跳出广告行业本身,我发现的是中国营销发展的四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在2007年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夏文蓉 《广告大观》2006,(4S):43-45
2005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广告服务明码标价规定》(下称《规定》),并宣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媒体对其较为低调和淡化处理的报道方式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这不过是一条普通的行业管理政策而已。正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所解释,“此举是为规范广告经营单位的价格行为,维护广告行业的价格秩序,提高广告服务价格的透明度,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健全广告监管制度,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这样一个行业管理规定何以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5,(9):90-92
自本期起,《中国广告》“数据市场”栏目隆重推出《品牌广告投放月报》及“品牌媒介广告投放指数”,旨在推动中国市场的品牌发展。作为洞察中国广告行业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我们力图做一名忠实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