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的农业合作起源很早,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法国农业合作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法国农业合作建立于家庭农场基础之上。它保留着农户对家庭农场的私有制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通过合作实际上还起着稳定和巩固私有制家庭农场的作用。这种建立于家庭农场基础上的合作,是一种双层结构而不是单一结构。即一方面,农民保持着对农场的私有和完全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权,农场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单位。另方面,农民在其需要的活动领域进行合作,建立的合作社也是一个相对自我独立的经济单位,农场和合作社二者之间,在法律和经济关系上都是平等的关系。虽然在法律上合作社为社员集体所有,由社员集体决定经营方针,但它不属于任  相似文献   

2.
论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多世纪来,合作制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社会主义各国的农村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供销合作社,确切地说,流通合作社(包括采购、仓贮、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以及产前、产后的其它服务)是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供销合作社最容易为农户和家庭农场所接受,也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所必需。因此,从合作运动一开始,供销合作社就以压倒的优势发展着,西方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主要或者基本上就是供销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太仓市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由集体组建合作农场、劳务合作社,充分利用“统”的优势,带动家庭农场发展,“统”“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逐步形成“村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劳务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宜居,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合作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尝试———山东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调查●张岩松符金陵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山东各地大胆探索,大力发展以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加入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基于网络组织视角,本文探讨了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行为特征,构建了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的生产、供销和信用“三位一体”协同增收机制框架,并采用2017-2019年全国层面家庭农场调查数据检验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增收效应。研究发现:具有初级内部组织结构的家庭农场通过加入合作社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化;资产专用性和多元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入社动机更强;加入合作社有利于家庭农场总收入的提升,多元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增收效应更明显。在将1957年高级社规模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与生产合作相比,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对家庭农场的增收效应更显著。异质性分析和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表明:加入合作社的处理效应因家庭农场主在合作社中所担任职务和家庭农场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为家庭农场的外部网络化提供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结论为加快引导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与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合作思想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提出了通过合作制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原理.列宁根据苏联十月革命初期的实践,深刻地阐明了在农村建立合作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制的理论。马列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是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一、合作社是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7.
三、农业合作社建立的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在美国的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中,各种农场主合作社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一直是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美国农场制度构成了农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美国家庭农场经历了数量上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规模上不断扩大的过程。合作社作为农场主自己的组织,在与农场主的业务往来中具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点,因此,它为农场主提供的服务涉及各个领域,具有全方位性质。也可以把各类合作社为农场主提供的服务按照销售、加工、采购、供应、运输、科技、信息、产中服务等进行…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我国赴德国考察的团组很多,各种考察报告和研究成果,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都不在少数。丁声俊著《德国的农村经济与合作制》,是这种考察和研究的一个新成果。这是在进行大量研究,包括在德国作了较长时间考察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一部颇具功力的著作。丁著所涉及的,是以往人们研究比较少的德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的合作经济。作者对于德国农村合作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深入的考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对德国经济作了比较透彻的剖析。作者所提供的资料,是系统而翔实的;所得出的结论,是严整而可信的。自上世纪初罗伯特·欧文和他的学派开始提倡合作社,迄今已有将近二百年历史。现在合作社遍  相似文献   

9.
李秉龙  乔娟 《农业经济》1991,(2):43-45,31
联邦德国,即指原来的西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6%。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度中,农业中的合作经济却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德国农民全部购买与销售额的一多半是与合作社发生关系,营业额从50年代的100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414亿马克。这个数字说明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和农民这种自助组织的效率。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农业中的合作社会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看德国农业中合作社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变革的历史,实质上是通过合作制把小农个体经济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我们党在农村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失误,是战术上的失误而不是战略方向选择上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制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法,对保障,促进我国合作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要提到有关方面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合作社立法工作.一、实践的呼唤制定一部有中同特色的合作社法,是农业合作制实践的需要.当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在这种体制下,处于合作经济组织基础经营层次  相似文献   

11.
<正>合作社被证明是最适合农业特点和农民特点的高一级组织形式。就中国现实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完善合作社组织形成机制。一是合作社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小农户特别是兼业农户,缺乏合作意愿与动力,而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载体的家庭农场由于适度规模的形成,合作意愿和发展动  相似文献   

12.
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对南阳市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社的调查河南省南阳市委政研室近年来,河南南阳市农村一些地方涌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这种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初露端倪,在由农村第一个飞跃向第二...  相似文献   

13.
村合作组织,又称村经济合作社,它是以公有土地为基础实行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础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组织体制,简称村级合作制。完善村级合作制,是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本文试图结合启东市几年来在村合作组织建设中的实施,对完善村组合作制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作通讯》2001,(10):15-19
编者按: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农民中积极地倡导和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经济组织,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产业化是合作制发展的经济基础,合作制是产业化发展的组织载体.没有产业化,合作制难以发展;没有合作制,产业化也难以深入和提高.因此,可以在产业化基础上发展合作制,也可以在合作制基础上推进产业化.产业化的侧重点在于推进农产品进入市场,通过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合作制的侧重点在于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对于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来说,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衢州市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这种以某项专业产品生产经营为纽带,由农民自愿参加,挂靠农村供销合作社或其他经济技术部门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为了适应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合作制理论的创造和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始料未及的作用。由小而全向专而联跃迁的历史必然性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农业内部各业的从业人员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农村的一大批能人冲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大田、多种经营承包与庭院经济  相似文献   

16.
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两大目标,也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问题。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迫切要求是,要在继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的同时,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为此,要总结我国以往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成功的模式,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努力健全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一、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8.
政府对于农业合作社微观层面的扶持体现在对合作社经营状况的动态识别与精准帮扶,形成家庭经营与集体合作功能"互嵌"。本文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并以东营市妇联对合作社社员实施定点帮扶典型案例为佐证,论证政府对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的精准扶持应注重提高合作社内部社员资产专有性,通过发展合作社内部成员家庭农场,既增强其获取合作社"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又能优化合作社组织结构、实现合作社经营成本与组织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0月下旬,我参加了对德国合作经济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由亚太农协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组织。考察团由亚太农协秘书长金龙镇先生和亚太农协项目专家约瑟丝女士等16名成员组成,印度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行长以及越南、斯里兰卡、老挝等国的农业银行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在德期间,先后访问和考察了德国合作协会、德国合作银行、德国合作保险公司、德国农业合作社以及德国合作经济培训学院等。现将考察活动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德国合作经济概况(一)德国合作事业的源起、发展。德国的合作事业起源于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农业合作运动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功。他们的农业合作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农村经济来说,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1993年9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诺曼基金联合召开了一次德中合作社、自助组织与农村金融问题理论研讨会,会上德国波恩大学农业政策、市场研究与经济社会学研究所李宾斯基教授较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农业合作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情况。现根据记录,摘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