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产自用产品涉税处理,主要指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投资、分配、福利、消费、赠送等,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处理原则不尽相同,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的计税基础的概念和范围也不尽相同,本文拟从上述规定的差异展开分析,通过案例谈谈自己对自产自用产品涉税处理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吴洪波  刘梅 《大众商务》2010,(2):148-149
自产自用产品涉税处理,主要指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投资、分配、福利、消费、赠送等,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处理原则不尽相同,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的计税基础的概念和范围也不尽相同,本文拟从上述规定的差异展开分析,通过案例谈谈自己对自产自用产品涉税处理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确认为收入尚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也给教学带来不便.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中有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规定,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做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不同税种对视同销售的规定并不一致;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有明显的区别。税收上是否视同销售,直接关系到税收收入;会计上对视同销售业务是否作营业收入处理,直接关系到会计利润,进而又影响到公益性捐赠税前列支金额、所有者权益等与会计利润密切相关的数据。所以,一方面必须深入分析有关视同销售的税收政策法规,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视同销售的范围;另一方面必须正确理解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准确判别是否需要作销售处理,熟知不同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债务重组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债权企业的资产减少和债务企业负债减少两个方面.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依据的理论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有关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客观公正地站在不同会计主体的角度,严格遵循有关原则规定,真实正确地监督反映债务重组所引起的会计事项及其差异变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会计上关于收入确认的一般准则要求,企业销售商品,在符合下列条件时确认为收入:①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买方;②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税法上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对应税收入的界定比会计上要宽。一、涉及流转税的视同销售根据税法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②销售代销的货物;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上述第①、②项规定,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些货物并未实现销售,风险与报酬未转移,也无相关利益流入,企业只是将货物存放于别处,仍继续保留其控制权,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因此会计上不作为收入处理。之所以税法上规定视同销...  相似文献   

7.
视同销售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税法和会计上常会涉及视同销售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会计人员对视同销售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感到非常困惑。文章将散落在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关于视同销售的一些规定加以归纳总结,并对实际工作过程中易混淆的几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和进项税额转出是增值税业务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由于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业务的行为较难区分,在实际工作中常因界定不清二者的差异,而在会计处理上产生混淆.在处理这两类业务时,应根据业务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现行税制中视同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概念缺乏解释,流转税与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范围不规范、不协调;对同样的视同销售行为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争议;视同销售会计处理方法不统一。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税收法规,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和明确;尽可能使流转税与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范围协调一致;规范特殊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方法,尤其是对视同销售中赠送的税务处理的规范;统一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债务重组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债权企业的资产减少和债务企业负债减少两个方面,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依据的理论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有关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客观公正地站在不同会计主体的角度,严格遵循有关原则规定,真实正确地监督反映债务重组所引起的会计事项及其差异变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分税制改革运行 6年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政府职责划分不清 ,收入、支出和转移支付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 ,应在明确政府职责划分原则基础上 ,合理界定收入、支出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并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 ,以规范河北省的分税制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的核心税种,尽管税收征管不断加强,但是增值税逃税现象仍然较严重。为了抑制增值税不遵从行为,有必要对影响增值税逃税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治理增值税不遵从行为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构建增值税逃税模型对增值税逃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稽查水平、稽查率、处罚率、销售收入等对增值税逃税有一定影响。我国应该强化稽查水平和处罚机制,提高对逃税的威慑力。同时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深化增值税税源监控,有效降低增值税逃税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后湛江市地方税收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税制改革以来,湛江地税收入总量实现持续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在地税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地方税收收入弹性仍然较低。要实现湛江地方税收收入与GDP的协调增长,应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税收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问题,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直存在着争论。从社会保障支出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税负水平,在阐释税负衡量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将宏观税负、税收痛苦指数、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其他类型财政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民众承担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税负不公现象存在。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税负公正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仍需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税制建设应从完善现行各税种中涉及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种。当前应尽快开征水资源环保税、垃圾处理税和资源开采税,不宜开征排污税,燃油税也不宜纳入环境税范围;在完善我国环境税制方面,应把重点放在对消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以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开始选择电子商务这一新的运作手段,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实体,也是税收来源的主要所在。要保证我国财政收入,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地缴纳,就必须加强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税款征收管理。分析说明了对电子商务税款应选择间接征收方式,即委托电子商务平台代扣代缴,实现电子商务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宏观税收负是高是低?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原因在于学者们所使用的衡量口径各不相同。从税收负担指标的可比性和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匹配性角度,考察不同衡量口径下的中国宏观税收负担,认为用“财政性税收占可征税收入的比率”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宏观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同时判断税收负担合理性还应该考虑单位税收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总体看,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较高,但应该客观看待中国宏观税收负担在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居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所得课税和流转课税都会造成产出下降和社会福利损失,对经济产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得出:GDP增加引起的流转税增加的绝对数量要大于所得税的数量,而我国所得税的增长速度要大于流转税的增长速度;所得税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但流转课税对就业产生负的影响;两种税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近期要实现以所得税为主体税或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双主体税是不必要也不可能的;另外,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力度要比流转税少,所以,加强对所得税的征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保有税课税基础的选择必须立足国情并进行系统论证。从公平性、可评估性、管理易度、政治接受性、经济效率、收入生产率等六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以市场价值、年租价值、面积作为我国城镇住房保有税课税基础的适合性表明,年租价值在公平性、政治接受性、收入生产率等方面适合性最高;面积在可评估性、管理易度等方面适合性最高。通过综合考察认为,我国应选择主要以年租价值、而不是以市场价值作为城镇住房保有税的课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