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9,(9):22-22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由政府“统包统配”、高度计划与集中的劳动就业体制。(二)1979年-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三)1986年-1994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09,(12):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翻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渠道。这一方针对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四犬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三十年的工作历程 三十年来,在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我们迈出了四大步: 一是从1979到1985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为了解决十年文革遗留下来的城镇就业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劳动就业方针,简称“三结合”就业方针。为贯彻落实“三结合”就业方针,各地劳动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县级以上劳动服务公司最初的定位是:既担负着组织社会劳动力,进行经济活动的任务,又担负着劳动部门的部分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职工生活保障的现状一、就业保障职工的劳动权利是生存权利的重要内容,就业则是劳动权利的具体体现。1979年以来,防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改革了统包就业制度,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并加强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工作,近年来又实施了“再就业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失业率,由1978年的53%下降到1995年的2.9%。各级工会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广东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业制度从劳动力“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发展到按市场需求有效配置的市场就业;就业渠道从单一的公有制单位发展到国有、集体、私营、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单位;就业形式从单一的“固定工”发展到今天的合同工、钟点工、季节工、派遣工等多种多样的灵活形式,自谋职业、自我创业、自己组织起来就业已经成为人们实现就业的主要形式。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一方面使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出现了减少,另一方面又使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而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涵盖和调整的是正规就业部分,非正规就业被排斥在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之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或非正规就业形式应运而生。因此,开展非正规  相似文献   

8.
用工制度改革探寻 1985年前后的劳动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用行政办法把劳动者统一分配到企业,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和企业你持终身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再就业的主渠道说起自谋职业,我们不得不追溯20年前的那段历史。当时,面对大量的返城知青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急需安排就业的巨大压力,面对我们党和国家正重新走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关键时刻,面对我国社会经济恢复调整走入正轨的局面,我们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人们一般称之为“三结合”就业方针。可以说,自谋职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由于当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拓宽就业门路的需要,自谋职业主要被限定在劳动者自找出路和从事个体私  相似文献   

10.
9月3日至4日,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漫步在秋日的北京街头,前来参加表彰会的王庆玉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快乐。王庆玉是湖南王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她见证和体会了新中国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历史变迁和个中滋味。在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时,中专毕业的她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工厂当化验员,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改革开放后,“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开始松动,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制度更加灵活。王庆玉先是担任衡阳市二商业局批发公司副经理,后又被任命为一家酒店经理。正当她雄心勃勃地想将酒店打造  相似文献   

11.
就业服务机构沿革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为了解决十年文革遗留下来的城镇就业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  相似文献   

12.
正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大量下乡知青返城,造成城镇待业青年激增。以青岛市沧口区为例,1979年城镇待业率高达10%。为解决这一矛盾,沧口区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各街道建立了劳动管理站,统筹劳动就业。其具体职能包括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待业保险、生产自救四个方面。通过实施劳动部门介绍、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在推进知识青年就业、安置待业人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晓翁村街道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卜昭庸更是作为"全国安置待业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央领导接见。  相似文献   

13.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千方百计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相似文献   

14.
做好再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对于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现就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上海促进就业工作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09,(8):53-53
劳动服务公司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可称之为奏响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第一乐章。当时,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就业高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1978年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由劳动部门倡导,集安置就业、开展培训、进行管理予一体的组织形式,即劳动服务公司,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充分肯定,并数次下发文件,确定了劳动服务公司的性质、任务。在中央的大力倡导和要求下,劳动服务公司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一方面承担起组织管理社会劳动力和促进就业的多种职能,成为以后就业服务体系的雏形;另一方面创办集体经济事业,广开生产服务门路,扩大就业。1989年,为贯彻中央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2,(2):4-7
国务院审议通过促进就业专项规划,确立“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方向 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这是第一个促进就业国家级专项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规划》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紧密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7,(7):1-1
本期“特别关注”突出报道了不久前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和劳动保障部召开的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这两次会议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不渝地把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明确民生之本的施政理念、制定正确的就业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就业服务体系、加快法制建设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本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后,各种形式的合作建房渐渐兴起,开始打破由国家、地方、单位统包的住房福利分配格局。1981-1990年,许多省市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住房建设和允许个人建房的政策要求和规定,颁布了允许个人或单位合作建房,推动住房改革的政策文件。关于个人或集资合作建房的性质与作用问题,在1991年由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颁布的文件中说:“住房投资和建设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姜宝观 《中国就业》2008,(11):26-27
在30年的就业制度改革中,湖州的劳动者从统包统配就业到市场竞争就业,经历了三十年的磨练,逐步形成了市场就业的新观念。在30年的就业制度改革中,湖州的就业工作者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过程中,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对促进就业工作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