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国政府已在"十二五"确定将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说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实被摆上重要日程,尽管在贯彻落实中,GDP优先还会时隐时现,但中央民生为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已经是有目共睹。我们预计,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超过9%,第四季度甚至可能达到10%。但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仍然是拉后腿的,消费变化不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惟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只剩下 相似文献
3.
4.
5.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会议特别强调,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哀莫大于心死。相信未来我们就能顺利地走出低谷。所以,保增长关键在于保信心。经济发展离 相似文献
6.
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与经济高增长相矛盾的现象,如就业形势严峻,物价走低,股市低迷等等,这些现象是令人困惑、令人费解。姜试图就这些矛盾作些分析,并简要提出解决矛盾一些基本思路,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英 《山东工商行政管理》2003,(6):42-43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平稳。然而,经济的平稳复苏并没有带来就业状况的显著改善,当前美国失业率仍维持在9.5%的高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失业率从5%急剧攀升至2009年10月的10.1%的高点。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就业情况来看,前五个月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良好’,主要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我最关心的一个是城镇新增就业,基本上也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对今年前五个月就业情况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摩擦、起伏和痛苦。这些困难不仅根源于经济体制,并且根源于我国独特的人口经济国情。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协调,不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广东人口与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口增长型供给,即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二是发展型派生供给,即一部分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和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广东…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华尔街金融海啸已波及全球。面对金融海啸.我们应如何应对?如何保持经济增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2009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等问题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10年2月4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南昌召开了“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第十四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全国交通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08—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和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中,推进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增长”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09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提出,保险业要实现“稳增长”。如何看待保险业的“稳增长”,笔者认为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加快经济发展,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三者是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统一体。本文在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2011年6月9日,由人社部指导、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专家研讨会在人社部召开。
中国就业促进会张小建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研究员宋晓梧,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