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好于预期 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GDP同比增长7.7%,CPI上涨2.6%,新增就业1310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5.8万亿元人民币,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辩证地看。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自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来,增长速度继续下滑,对此,国内经济学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由于“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滑,正好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时间上交织在一起,很多人从出口下降和金融等短期性因素方面找原因。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进入了“次高增长阶段”,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将可能以7%~8%的速度增长。我认为,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问题的核心是,我国经济发展进人了由我国技术进步特性、经济体制和城乡经济运行机制等因素所共同编织的低水平下的低就业经济均衡陷阱(…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1月17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8.5%,最高点大致不超过9%。同一天。联合国也在北京发布了((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度经济报告,报告预计2012和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放慢到8.7%和8.5%。  相似文献   

4.
李谠 《经济界》2008,(3):23-2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呈现。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约为3.28%,80岁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3.7%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预计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这一阶段将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网络创业和就业,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创业和就业形式,包括经营网店和提供各类电子商务服务等。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用户数和交易额均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5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约5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0%和100%。2007年至2010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00%,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的6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东方企业家》2005,(8):23-23
9.5%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表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9.5%,这一速度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外贸高出低进,出口增长32.7%,进口增长14%。  相似文献   

7.
《湖南审计》2001,(9):19-21
我国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税收收入增长很快。纵向看,198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仅为16.2万元,1980至1993年(新税制实施前)14年间,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164.54亿元,1994年新税制实施后,税收更是大幅增长,当年个人所得税收入额为72.67亿元,到2000年,个人所得税总额达到660亿元。这七年间,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比1993年增长了14.1倍,年平均增长率46%,大大高于我国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税收总额增长速度。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1.1%快速上升到2000年的5.25%,八年间上升了4.1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59个百分点。但是在这种高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个人收入隐蔽、偷逃税现象严重的阴影。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中,至少有70%的人不同程度的偷税,个别地方,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而被税务查处的只是冰山一角。这其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税源的产业与行业税负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本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和税源的总规模、增长速度、结构决定税收的总规模、增长速度与结构;在正常的经济运行状况下,经济税源提供的税收收入应占到税收收入总额的70%--80%;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显著的;物价水平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要强于GDP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税收收入增长应当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合理弹性区间应在0.8-1.2。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一直沿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了7.6%的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GDP增长速度由1992年的经济过热连续第八年回落,现在是在合理区间的连续下降,是“软着陆”后的继续走软。但在去年下半年GDP的季度增长率呈现上升势头(四季度达到最高值9%)…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等提供的一份课题报告表明。未来20年.我国仍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 在这份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研究报告中.作者运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不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定量的模拟情景.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生产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指出: 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 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前10年 更可望达到7.9%的年均增长速度。 过去20年.资本投入与生产率提 高较快.技术…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8,(11):38-38
10月10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认为虽然有国际、国内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在2008年和2009年中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据预测,2008年GDP增长率有所放缓,将为10.1%,2009年虽继续回落,但有望保持9.5%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2008年、2009年均为3.5%;  相似文献   

12.
近20多年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虽然就业总量也在增长,但城镇就业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按照奥肯定律,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07,(9):12-13
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推动了城乡就业的迅速增长。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直伴随着城乡就业的扩大。GDP年平均增长率,在1979—2006年期间为9.7%,在1998—2006年期间为9.2%.2003—2006年期间为10.3%;城镇就业在这三个时期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4%和3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数据     
《中国总会计师》2007,(2):13-13
10.7%: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1月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中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这表明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
《物流时代》2012,(11):32-32
自2001年的10年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2001-2011年我国GDP维持了10.3%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物流业则呈现了与GDP增长较为一致的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2011年,  相似文献   

16.
一、机遇与挑战(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中国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25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73亿美元,现在达到1.4万多亿美元,增长了10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突破了1000美元。改革开放25年来GDP年增长9.4%,25年经济总量增长9.4倍。  相似文献   

17.
在这六十年内,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过了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历史上150年的经济成长历程。在这六十年内.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六十年经济增长,全球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8.
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加权人均G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可选择的计量方法,将“物”和“人”的因素定向加权到人均GDP分布的核密度估计中。同时在对城市的实证中,将我国城市划分为5个不同的人均GDP分布区域分别进行估计,发现至1989年以来,贫穷区域在减少,但出现反弹,摆脱贫穷区域没有明显增长趋势,走向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速度0.19%,比较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6%,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速度7.6%。按现有的速度增长估计,2010年富裕区域增加到10%,而走向富裕区域将增加到53.8%,庞大的走向富裕阶层形成社会的稳定区域,尽管城市区域基尼系数已达0.45进入警戒线。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批准成立重庆直辖市,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面积达8.3万km^2.人口3060万。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8%,不但高于同期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大大高于1978年以前年均4.7%的经济增长速度。重庆除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外,还拥有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三峡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严峻。近五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0~4.3%。考虑到我国城镇其他类型失业(摩擦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以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和来自农村的求职人员,有关专家指出城镇失业率已达7%以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