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媛媛 《金卡工程》2009,13(8):218-2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大多数学者普遍赞同的观点面临挑战.本文选取1978年到2000年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Evicws 5软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中国的证券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货币化发展的格兰杰(Granger)成因,货币化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Granger)成因.  相似文献   

2.
M2/GDP是货币化率的近似指标。在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且M2/GDP已经超过2时,M2/GDP已经无法近似货币化率。所以,要解释以M2/GDP衡量的高货币化率,反而需要考虑货币化之外的因素。根据货币交易方程,M2/GDP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高货币化率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此,要解释高货币化率,应该分析经济主体对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需求为何这么高,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如此低。本文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中国的高货币化率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加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导致投资渠道有限且收益率较低造成的。本文利用数据初步验证了相关假说。本文也进一步推断了货币化率下降的最可能的路径:在货币供给增速不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投资渠道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降低,资产价格上涨,居民财富增加,消费增加,从而推动物价和产出逐步上升,M2/GDP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收高增长是否只是特殊现象,世界其他国家是否也在经济腾飞期存在税收收入高增长的问题,中国税收收入波动是否存在某种周期规律,2012年税收收入增速创近年新低是否预示着中国税收高增长时代的拐点到来?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从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税收收入波动的特点,并同美国和日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税收的周期性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国税收收入未来增速逐渐下降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影响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纵向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并结合中美横向对比,在充分认识经济虚拟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运行变异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分析了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所出现的背离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变得更加密切。另外,与美国相比,中国仍然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经济虚拟化时期的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财政悬崖问题是美国近年来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集中表现,它根源于美国经济政策的失误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不足,实质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主权债务问题持续恶化的延续。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将延缓美国及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导致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并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应该以此为鉴,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优化海外资产的投融资结构,努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措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明 《金融与经济》2012,(1):50-53,49
本文从增长动力与政策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从增长动力来看,尽管净出口不容乐观,但居民消费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政策空间来看,以结构性减税为亮点的宽松财政政策以及以准备金下调为主要手段的稳中有松的货币政策,将在维系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结构调整。然而,中国经济虽无近忧但有远虑,本文提出了加快增长模式转型等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江歌  霍龙峰 《中国外资》2010,(12):154-155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处在转变增长模式、改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转型期。而我国当今的经济状况与此有着很多相似。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日本八十年代经济状况与我国经济现状的相似之处,论述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宏观政策的几大问题,最后提出日本经济泡沫生成与破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相似文献   

9.
《青海金融》2013,(10):27-29
理论和实证表明经济增长模式对一国货币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低消费”经济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受中国“人口红利”缩减、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束缚、全球经济再平衡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转型.本文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经济增长模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8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降低了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意愿和水平,体现为"投资效应"占主导.从具体作用机制看,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会驱动企业加大投资支出,继而降低现金股利发放;并且地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还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继而影响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这也是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降低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市场竞争程度小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政府优化经济管理行为、企业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媒体观点     
《黑龙江金融》2013,(5):6-6
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国崛起将拉高世界经济增速在过去几年里,我的核心观点一直是,由于中国的崛起,全球经济将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如果中国经济在这个十年里一直以大概7.5%的速度增长,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速恢复至其应有水平,那么证明世界经济将以这个更加强劲的速度增长易如反掌。当我向听众解释上述数字时,人们持怀疑态度通常是出于这样两个原因。首先,他们非常怀疑美国、日本,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目前,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已经有所下降。从短期看,美国经济复苏还面临一些困难,但从中期看,新能源和制造业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引擎。对中国而言,高利率和高汇率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应警惕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我国的GDP总额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学人》杂志的智库预测数据显示,我国的经济虽未超过美国,但已经是日本的2倍有余。我国经济在高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法内容,通过和美国产业结构的对比,探讨我国产业结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3年5月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和美国缩减量化宽松的消息,对亚洲地区的增长预期造成了双重冲击。我们预期201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将同上半年大体相似,而美国经济自降至最低点后(可能发生在2013年二季度,我们预期二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增长0.9%,经季节调整年化数据),下半年增长可能会加速。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需求预期摇摆不定将对那些开放程度高的亚洲国家造成显著影响。即便在亚洲经济增长更多来自国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这一判断依旧正确。从外部关联的角度,我们将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魏巍 《中国外资》2005,(5):40-42
稍加比较就会发现,2005年的美国经济与2005年的中国经济,有许多非常相似之处。例如,经济的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加剧,已不再需要刺激性货币政策的支持。可现任的情况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而中国的利率水平却低于美国的利率水平。这正常吗?人民币的"负利率时代"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成为信用货币经济中循环往复的问题,货币是症结关键。通过建立包含货币缺口和收入差距的凯恩斯Phillips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1979-2010年的数据实证得出:货币化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通货膨胀,一是通过扩大货币缺口、直接推动当期物价上升,二是高货币化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平稳发展情况下,货币化是一个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但在严重依赖货币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化却可能是货币超发的指标,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10,(1):79-79
花旗投资研究和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0年经济和金融市场展望》年度报告。该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2010年年初各主要经济体走势将出现反弹,在这次反弹之后,亚洲经济(除了日本)将会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美国经济将强势复苏:欧洲和日本则是中期性的经济逐步复苏: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增长将超过其他所有地区。  相似文献   

18.
戴樊增 《中国外资》2011,(24):158-159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是近年来成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又一经济成就的体现。不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过度依靠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所导致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错综复杂日益严峻的国际现状。似乎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极致"状态,要求中国经济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方向在哪里?本人作为一名普通80后大学生,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生代力量,亲身感受到了目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试图总结一些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过程,以新的角度来展望未来中国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美国宣布继续执行2012年9月份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持续升值。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时的日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时间的停滞,付出了惨痛代价。本文回顾了协议签订前日美经济格局对比的背景,分析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避免重走日本老路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爱萍  胡海峰  张昭 《金融论坛》2021,26(10):21-30
本文从人才竞争的角度切入,构建数理模型,分析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竞合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中国2002-201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抑制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和直接融资途径的完善,分别会通过降低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人才竞争程度、增加实体经济部门的筹资渠道而改善上述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