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康均 《广西会计》2000,(6):21-23
在传统会计理论中,对企业的自创商誉不予确认。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自创商誉逐渐成为企业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自创商誉的确认再度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的焦点话题。一、现有商誉确认理论的不合理性1.现有商誉确认理论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现有商誉确认理论只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而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其理由是外购商誉的市场交换价值使确认具有可靠性。事实上,这种商誉确认理论并不科学,它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外购商誉是自创商誉的转化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外购商…  相似文献   

2.
自创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财会通讯》2008,(6):52-54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结合商誉的本质,探讨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商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项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在目前只对并购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下,无论是摊销还是减值测试,都不能完全反映其经济实质。最能反映商誉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方法应当是在平时就将企业自创商誉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并对其定期进行评估;当企业发生并购时,产生的并购商誉也同样作为资产予以确认,之后的会计处理方法与自创商誉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自创商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仅仅是商誉在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质相同,并进一步从资产定义等角度出发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而在现行的会计实务中,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文章从自创商誉的涵义入手,分析了现阶段企业不进行自创商誉确认的弊端,提出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及核算的具体方法,目的在于阐述企业实务中应该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认自创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一、自创商誉的确认(一)自创商誉确认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新经济时代,有形实物资产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自创商誉的确认与否,对企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自创商誉已经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由此可知,只有对自创商誉确认,向报表使用者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才能对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给予满足,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8.
确认自创商誉的正反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誉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这也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难题。我们首先论述自创商誉的本质、定义,然后对自创商誉确认的正反理由进行了比较讨论,以供判断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创商誉确认的观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誉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这也是财务会计的难题。本文论述了自创商誉的本质、定义,对自创商誉应否确认进行了比较探讨,并对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判断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得出商誉的再定义;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侍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直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阐述,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誉是会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倍受争议。本文从对商誉本有关质诸多观点的分析出发, 得出商誉的再定义。同时,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也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购买法下,由于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可能大于或小于所获得被控股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会出现合并商誉问题。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其次,关于自创商誉也各有说法。文中将各种观点集合起来进行比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本扬 《价值工程》2010,29(11):31-32
企业商誉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注,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又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本文在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处理模式及惯例的基础上,介绍了商誉的概念,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商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企业并购与合并商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合理性,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负商誉的会计政策,运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回报模型,本文系统探讨了负商誉对股票价值和超额回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扣除负商誉后的剩余收益对股价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而负商誉与股价负相关;(2)扣除负商誉后的未预期盈余对超额回报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负商誉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实证结论说明,市场不仅能够辨别盈余结构,而且市场投资者能够辨别负商誉的价值含义。  相似文献   

16.
股权投资差额的本质是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计价偏低或存在商誉,通过对股权投资差额、合并价差、商誉三者的比较分析,可以正确理解股权投资差额的实质。投资企业通常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调整,消除由于被投资单位利润虚增而对投资企业利润的影响。现阶段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是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但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拟对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进行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誉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而商誉经济实质则是其中最富争议的部分。我们对商誉理论的演进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商誉的内容演变、一般定义以及来源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评述,总结了有关负商誉问题的各类解释。希望通过这些回顾和整理能够展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商誉理论全貌,为商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商誉“黑箱”:推导、解构与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一个古老的会计命题,但它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理论解释。商誉是现代财务会计的一个"黑箱",我们分析了商誉解构与纯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商誉的纯化是商誉解构的第一步,揭示商誉的来源只能是企业家和管理团队的高效整合,最后在扩展现有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纯商誉"进行尝试性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