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较分配,可以说,《公司法》对利润分配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笔者认为即使公司的利润分配完全按《公司法》进行,也还是有几个细节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法定公益金的计提是我国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重要内容,已经作为法律制度固定下来。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缴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对于公益金的用途,《公司法》一百八十条规定,“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公益金的设置越来越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第180条规定: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以上规定是我国公司法所特有的。笔者认为,上述法律条文尽管体现了我国注重保护职工利益的宗旨,但并不合理。公司的税后利润归公司股东所有,公司股东对公司的税后利润享有法定所有权。所有权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强制公司提取法定公益金是国家对股东行使税后利润所有权的限制和剥夺。如果公司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由于职工集体福利…  相似文献   

4.
胡少先 《新理财》2006,(9):38-41
亏损弥补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其弥补的资金渠道有法定盈余公积和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积金都可以用来弥补亏损。新《公司法》第16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与原公司法相比,增加了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亏损的禁止性规定,杜绝了公司操纵盈余管理的漏洞。  相似文献   

5.
方平  刘斌 《上海会计》2002,(11):15-16
在查阅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时,我们会发现如下情况:某企业集团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大于本期可供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表现为负值,这就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过程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分配问题。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设A公司是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末A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0,000元,根据规定,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1000元、公益金500元;B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500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50元、公益金75元。设A、B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均为零,A、B公司发生的内部应收应付款项为10,000元(已按5‰…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公司法》所称公积金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相似文献   

7.
罗凤丽 《会计师》2011,(6):60-61
<正>我国《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应按股东持股或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上述规定来看,利润分配的基数是税后利润。然而,对于企业集团,利润分配基数的确定面临母公司净利润和合并净利润的选择问题,《公司法》及《企业会计准则》对此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对于利润分配基数是合并净利润还是母公司净利润也有一定争议。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意见:一是合并净利润;二是母公司净利润;三是合并与母公司净利润孰低法。本文主张利润分配基础为母公司净利润。  相似文献   

8.
问题之一: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是什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税后利润分配的第2项内容──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指的是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如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是,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  相似文献   

9.
权责发生制与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确定原则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财会学习》2011,(11):62-65
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的平U润数额并不适合成为分配现金利润和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基础。因为这种情形下(1)分配现金利润可能会减损资本,违反资本维持原则(2)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可能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公司法意义上的经营成果应当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扣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个净额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只有...  相似文献   

10.
资本公积补亏不合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琦  钟洪亮 《上海会计》2001,(11):36-36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利润,而只被确认为资本公积。这样上市公司想依靠债务重组快速“扭亏为盈”似乎不再可行。然而,近期一些面临ST或PT窘境的上市公司为度过难关,又提出了新的方案——拟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6章17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由于该条款中的“公积金”并未指明是盈余公积还是资本公积,一些业内人士便认为,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有其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依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资本公积金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魏二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资本公积金的不同来源反映在会计科目上表现为“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其他资本公积”等明细科目。  相似文献   

12.
彭鹏翔 《上海会计》1996,(9):14-14,13
“两则”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系彭鹏翔一、“两则’有些条文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其一,《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企业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依次“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意味...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会计师》2005,(5)
1.我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意把本公司积累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请问,该行为是否视同分红?个人投资者要缴个人所得税吗?(湖北省张文军)答:对此问题,税法明确规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发[1998]333号)文件精神,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是资本企业,公司资本原则上不可以改变,但在公司存续期间出现法定的减资事由后,就应当依法定程序减少公司的资本.我国虽允许公司减资,但规定过于原则而简单,操作性不强.作者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法的缺陷,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般公司制企业利润分配顺序为按税后利润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5%-10%提取公益金.然后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再向投资分配利润后.剩余部分为未分配股利.其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集体福利设施支出.而应付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如医药费.职工个人生活困难补助.而对于政策性亏损企业来讲,  相似文献   

16.
1997年第4期《上海会计》发表了姚明安同志《现行财会制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读后对作者的几点质疑不敢完全苟同。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关于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问题盈余公积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按《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如果企业有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以及以前年度的亏损,应先从税后利润中扣除,然后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所谓的以前年度的亏损,指的是超过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姚文》认为:按照《工业企业财务…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在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由法定资本制度变为认缴制度,即不再要求股东出资必须达到法定的数额,只要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即可成立公司,且取消了公司成立后的实际出资期限限制.在新的注册资本制度下,有的学者认为因为《公司法》已规定注册资本由公司章程确定且不附期限,所以虚报注册资本的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当取缔.而本文将围绕该注册资本制度探讨虚报注册资本罪在现实条件下还是否应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从联营企业或股份公司分回的利润或股息属税后利润,为避免对该部分税后利润重复征税,一方面在对投资方企业征税时应将其还原为应纳税所得额,另一方面允许扣除已在联营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但现行规定不符合税收饶让原则.税后利润还原时应采用联营企业的实际税率,同时在计算允许扣除的企业所得税时应采用联营企业的法定税率.  相似文献   

19.
在本次《公司法》的修订中,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原《公司法》采取法定资本制,即要求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股本总额,必须在公司设立时由股东一次全部认购,并实际缴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同时还规定了较高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法定资本制有利于防止设立空壳公司等欺诈行为,保证公司设立时有充足的运营资金,并有助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与交易安全,但是它降低了商务活动的效率,增加了公司设立难度,并可能造成资金的闲置,且其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在无其他制度配合的情况下往往也难以得到体现。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已经…  相似文献   

20.
所谓法定审计制度,通常是由公司法、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对企业设立资本、持续经营中的资本变更、清算财务报告以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由法定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下同)进行审计的制度。狭义的法定审计是指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查验证。公司法定审计制度在《公司法》或《商法》中予以规定,是国外法定审计制度安排的一个惯例。中注协为切实推进行业法治建设,改善行业法律环境,积极参与了《公司法》修订中有关法定审计制度相关问题的立法建议工作,新《公司法》有关法定审计制度的条款,对于行业建设具有理论实践意义。下面是笔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