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地区今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方向;特别突出强调了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是提升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增强产业创新力、促进区域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创新和产业创新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三方面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尝试采用因子分析和黄金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内地28个省、区、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和产业创新力提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指标综合选择方法引入建筑产业评价领域,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定量化地选定了12个观测指标,从资源要素、产业外部环境、产业内生能力3个方面提出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具体测定与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产业竞争力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和沿海地区表现明显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概念和特征分析,综合了几种主要观点,把握住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为它主要由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4个方面组成,这些构成要素是由企业竞争要素整合而成的.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辽宁工业振兴的关键,科学地对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是区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阐述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其他省市进行比较评价,提出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对农产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驰名品牌少和品牌杂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和企业进一步发展,归结为一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本文应用钻石体系理论,建立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和检验,得出竞争优势指数和影响因素权重,并提出对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进行优化和对有比较劣势的要素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命题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以战略大师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价值链理论"为产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信息化的视角分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从我国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信息化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寒潮来袭,许多高科技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紧迫性.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态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利用这一规律实现良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从产业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一方面可以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个整体上量化的掌握,便于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策略,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获得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产业间新的组织形式,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综述和归纳了众多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各种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集群产业集聚、集群组织与生产方式、集群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1.
胡彬 《工业经济》2007,(3):36-41
在全球价值链分王环境中,区域竞争优势将不再单纯由区域产出规模或创新能力等宏观因素来决定,而是来源于价值链全球范围内分离与整合的空间价值再发现过程。此时,区域竞争优势赖以增强的资源条件、目标与路径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应发挥区域竞争优势,优化竞争策略,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整合能力和区域聚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强劲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浙江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同时由于其仍处于成长和完善的时期,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完全形成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的思想引入到风电整机制造产业,构建了风电整机制造业生态系统模型,用以反映其与供需主体及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由市场因子、生产资源因子、技术因子和制度因子构成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生态位,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全面分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建立了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模型评价法对中国6家本土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生态位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证实:提出的方法适用于评价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能力和发展状况,能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能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中国煤炭产业置于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加以研究,通过分析国际市场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影响和中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特点与现状,设计了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且选取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南非等11个国家的煤炭产业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建立了由生产要素、相关产业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基础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银川宁东、榆林、鄂尔多斯和昌吉准东4个示范区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宁东综合得分最高,技术创新具有巨大优势,但生产要素和产经基础处于劣势;鄂尔多斯次之,与宁东相对,其生产要素和产经基础具有较大优势,但技术创新基础较差;榆林和准东位列第3名、第4名,两者缺乏突出优势,整体水平相对落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和园区现状,提出了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出知识经济时代新兴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定量模型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不良因素,将抽象的问题用模型的方法具体化,更好地分析研究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兴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从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钢铁行业在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扩大城乡劳动力就业、活跃地方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而构建一套科学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构建钢铁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遵循了"构建指标初选体系→筛选指标→确定指标终选体系"这样一个基本程序,较以往单纯依靠主观方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施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新式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在世界贸易结构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来构建相关经济指标,从多维度刻画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本文对现阶段中国设计新式产业政策来构造产业优势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指出在当前全球分工格局日益调整、中国企业不断致力于进入主要由经济发达国家组成的水平分工和水平竞争俱乐部的背景下,新式产业政策应当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构建,实施产业政策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应当围绕现有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来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2、2007年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法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中国主导产业构成与发展能力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化工产业和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应该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资源消耗类产业的主导地位正在日益降低,从长远来看,这些产业不应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扶持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