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清朝为何强国不强首先是根基不稳。康乾盛世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0%以上。从经济体量看,当时的中国是名符其实的强国。但事实却是当时的中国并不属于世界强国,因为当时的这个GDP总量是建立在人口总量巨大的基础上的,中国当时的人均GDP并非处于世界前列,国虽富但民不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趋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已具有某些大国经济的特征。1978年-2005年。中国的GDP从3624.1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1978年-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55.0亿元增至116921.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从9.7%增至64%,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自主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科学决策》2006,(3):49-50
30多年前,韩国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农业国。经过多年的努力,2004年韩国GDP总量达到6796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2005年韩国进出口总额破5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10大贸易国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SAS系统解析我国物流成本与GDP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SAS系统研究了我国物流成本与GDP等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相关关系。一方面,肯定了国际社会通常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这一指标作为标准,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运作效率,即肯定了物流成本与GDP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分析举出其他与物流成本高度相关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并从中推导影响物流成本与GDP比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谈谈绿色GDP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什么是绿色GDP? 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总量,都要看这个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收入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收入(如工资、利润、利息等)的汇总数。另外一种是支出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支出(如消费品、投资品、政府采购和净出口等)的汇总数。收支两个数,是相等的。GDP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较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罗亭 《港口经济》2009,(9):39-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都市经济区。2008年,三大都市圈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465.4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38%;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75%;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总量的82%。三大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09,(5):84-84
我们提取中国三大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各自区域的代表性省市的2008年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如下表2所示)。从2008年度数据可以发现,江浙沪、粤港澳和京津冀三大中心继续保持增量优势,除香港地区外,其余各省市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单省而言,粤港澳的广东省继续保持9大省市(特别行政区)GDP总量的第一位,占全国GDP总量的11.87%进出口额累计达6832.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67%。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52%,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1%。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达24147亿美元,同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39.1亿美元,逆差高达92.6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约3%。[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宪 《沪港经济》2006,(3):51-51
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折为19317亿美元)升至全球第6位,占全球GDP的4.4%.2005年约为21210亿美元,超过法国,位居第5位.与此同时,其他经济总量指标,如增长率、投资率(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外贸依存度等方面,都将作出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数据,有些发生向好的方面变化,如能源消耗占GDP比率;有些则使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如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这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同时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对外开放比中国晚了整整10年,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只有中国的1/2不到,吸引的外资不到中国的1/10,但现在人们已经在谈论"印度是否能够超越中国"这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秦瑶  薛健 《重庆经济》2007,(1):29-33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2004年。直辖后的重庆第一次完成了GDP总量翻一番。全市GDP由1996年1187.47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307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96年的2.35倍,占全国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7%左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决策》2004,(12):63-63
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最近指出:中国20多年来的发展造就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这个增长不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支撑的。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扩大。最能说明这种状况的是2003年GDP总量与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比值。2003年GDP总量达11万亿,占全球GDP的不到3%,  相似文献   

13.
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城市化步伐加快,往往是资源和环境承受压力最大的时期,当前中国正处于这一时期。2003年我国GDP增长9.1%。全年实现GDP总量约占世界GDP总量的4%,但消耗的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出几倍。我国消耗的原煤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为31%,钢铁为27%,石油为7.4%。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较世界发达国家的43%要差很多。中国用同样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创造的价值,仅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的1/5左右。创造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出2。5倍、4.9倍、8.7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个崭新的概念——“环太湖经济圈”应运而生。它指的是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五个城市。环太湖经济圈土地面积2738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100多万.环太湖地区的人均GDP5631美元,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GDP总量占全国GDP的11.6%,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3.4倍。但由于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太湖流域人均本地水资源量仅为39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3,(7):79-79
2013年一季度江浙沪三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080.3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0.3%。就生产总值来看,江苏省一直保持总量与增速领先优势,其中,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从经济结构来看,三地特色分明(见图1[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亿元为单位,进出口总额以亿美元为单位。])。其中,江苏省“投资拉动增长”十分显著,固定资产投资远高于同期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39.3亿元,分别是浙江与上海地区的2.21倍、7.84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影子银行产品总量在17万亿元到19万亿元,已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到两次外部危机的冲击,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另一次是2008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引发的欧债危机。至今尚未有过内部风险引发的危机。虽然人们认为国内金融服务远不尽如人意,但实际上其风险积累已经到了不得不警惕的程度。比如,影子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新西部(上)》2018,(10):90-90
贵州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分析文章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贵州省国民经济由农业占绝对支配地位、产业单一的省份,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经济体.数据显示,贵州GDP总量于1984年突破百亿元,在新世纪之交的2000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5年迈入到万亿俱乐部行列.2017年贵州GDP达到13540.83亿元。  相似文献   

18.
1、合肥GDP总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比重逐年提高,增长趋势线位于全省上方。 合肥是安徽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1992—2006年16年的统计数据观察,合肥市GDP增长趋势线一直位于全省上方;GDP占全省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1992年的的8.8%,上升到2006年的17.5%,增加了近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最新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2004年GDP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原先的统计高出16.8%。在23000亿的“新增”部分中,主要为第三产业,其中又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同口径数据相比,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45.6万个,下降46.9%。全国共有198.2万个私营企业,增长49.7%。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数量5.5%,集体企业占10.5%,民私营企业占61.O%。民营经济已占GDP总量66%;税收贡献率71%;全社会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占近90%。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经济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热点之一,东北亚则是亚洲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圈。2002年底,东北亚区域的GDP之和已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中日韩三国的GDP之和占亚洲GDP总量的73%。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的威海,应加强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合作,以实现威海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